关于上海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4-02-07 来源:解放日报
字号:

关于上海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4年1月27日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上海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关于上海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上海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中共上海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强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结构转型升级扎实推进,社会民生和城市治理稳步改善,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一)着力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稳增长促发展政策精准发力。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举措,出台实施上海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十大行动“32条”、促消费“15条”、投资促进“24条”、稳外贸“21条”、吸引外资“20条”等,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合计1318亿元,其中新增减税降费981.8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334.9亿元。落实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2.6万户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所得税433.8亿元,23.3万户企业享受小型微利企业优惠减税151.1亿元。加强对实体经济金融支持,预计年末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比上年增长30%以上,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长20%以上,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降至3.5%左右。建立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将普惠性政策与企业“双向匹配”,针对企业问题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出台实施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全面排查和整改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情况。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工作。

  经济运行稳步恢复。在政策效应释放、重大项目支撑、重大活动提振下,全市经济努力克服外部环境冲击、市场需求偏弱等困难,总体呈现持续恢复、回升向好态势,全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7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财政运行提质增效,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12.5亿元,增长9.3%,其中非税收入占比14.5%,继续保持全国较低水平。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60.6万个,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4.5%,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3%。

  发展新动能不断壮大。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6万亿元,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3.9%,其中新能源汽车、新能源、高端装备行业产值分别比上年增长32.1%、21.3%和4.8%。经营主体保持活力,全市日均新设企业1904户、增长28.1%,每千人企业数量增加到116.8户、位居全国第一。创新型主体加快培育,认定首批创新型企业总部40家,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1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7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4万家,创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4个。总部经济持续聚集,全年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5家、外资研发中心30家,累计分别达到956家和561家。

  (二)着力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五个中心”功能持续提升。配合国家制定出台关于支持上海加快“五个中心”建设的意见,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新突破。上海国际再保险交易中心启动运行,“互换通”正式开通,全国新设的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均落户上海,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取得实效,上海区域股权市场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获批启动并落地,开展上海金融数据安全有序跨境流动试点,30年期国债期货、首个航运指数期货、科创50ETF期权、氧化铝期货等一批新产品上市交易,新增持牌金融机构47家、总数达到1771家,全年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337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全国首个“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方案获批创建,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注册登记中心上线运行,国际油气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顺利落地,全市千亿级商品交易平台达12家,成为首批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城市。小洋山北作业区、东方枢纽上海东站开工建设,全国首单海上保税液化天然气加注业务落地,外资班轮沿海捎带业务试点规模进一步扩大,国际航运公会上海代表处等机构落户,全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4915.8万标准箱,连续14年排名世界第一。

  浦东现代化引领区建设全力推进。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支持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意见,上海行动方案明确的280项任务82%已取得成效。与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相适应的法治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累计出台浦东新区法规18部、管理措施22部、地方性条例的浦东专章2部,“一业一证”试点行业累计发放行业综合许可证超过6000张,环评排污“两证合一”、民宿审批改革等首创性改革陆续推出。配合国家制定实施浦东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和首批授权事项清单,在科创、人才、开放、数据、土地要素等方面推动一批授权事项清单任务措施加快落地。

  重大战略任务深入实施。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10周年成果丰硕,国家出台的33条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基本落地,在国家层面复制推广的302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中,145项源于上海自贸试验区首创或同步先行先试。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获批实施。出台实施临港新片区新一轮市级支持政策,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三期扩区获批,签约落地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等产业项目超过百个、总投资额达到千亿元,临港新片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别比上年增长22.5%和10.3%。科创板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上市公司累计达到566家,其中上海上市公司首发募资额、总市值保持全国第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完成,21项重点合作事项加快落地,28个科技创新联合攻关项目全面推进,全国社保基金长三角科技创新专项股权投资基金落地,长三角国家算力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加快建设,跨省通办政务服务事项达152项,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实现52个事项“一卡通用”。落实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意见。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功举办,超过3400家参展商参展,440多项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展示,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784.1亿美元,比上一届增长6.7%。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高水平推进,新推出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跨区域项目审批机制等24项制度创新成果,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获批成为首部跨行政区国土空间规划,长三角一体化高新区揭牌成立,华为青浦研发中心加快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重点任务全面完成,进一步提升能级政策措施出台实施,中央商务区累计吸引集聚各类总部企业和机构500余家。

  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制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6.0版行动方案,208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对标世界银行新一轮营商环境评估体系深化改革,183项涉及地方事权的对标改革任务事项已完成91%,配合第二次修订《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国有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实施意见,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组建成立上海交易集团,国有存量资产盘活投资基金、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基金启动运营。落实国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召开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制定实施31条具体举措,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梳理解决企业问题,推动南虹桥、张江、市北高新等民营企业总部集聚区建设,新增民营企业总部97家。实施重点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探索建立破产重整企业信用修复机制,全面推行经营主体以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记录证明并覆盖主要执法领域。持续推进公共资源“一网交易”改革,基本形成统一的制度体系、市场体系、管理体系。

  (三)着力扩大有效需求优化发展空间,内需支撑作用持续增强

  多措并举促进消费市场恢复。第四届“五五购物节”、全球新品首发季、夜生活节、数字生活节等重大节庆和消费促进活动有力提振消费信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6%。促进大宗消费回暖,认定首批汽车品质消费示范区11个,落实二手车交易便利化措施,实施新能源车置换和老旧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累计支持5.6万辆汽车置换为纯电动汽车,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政策累计惠及27.4万名消费者。“商旅文体展”联动加快释放消费潜力,全市旅游总消费增长55.5%,展会面积已恢复至2019年的90%以上,铁路旅客发送量、机场旅客吞吐量分别恢复至101%和80%,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客流量超过2500万人次。消费场景创新升级,全年网络购物交易额增长22.2%,新增各类首店1215家,推出夜生活好去处100个。消费环境不断优化,推动入境人士境内支付便利化,开通外卡POS机超过3.6万台。

  重大项目引领投资较快增长。浦东国际机场三期扩建、竹园污水处理厂四期、杨高路改建工程等33个项目建成,轨道交通19号线、G15公路嘉金段、白龙港污水处理调蓄工程等31个项目开工建设,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重大项目完成投资额2257.4亿元。“潮涌浦江”投资上海全球分享季活动持续举办,制定实施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全年民间投资增长6.9%。投资项目要素保障不断加强,全年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00亿元,“六票”统筹、桩基先行、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交地即交证、一站式办理施工许可等改革措施落地实施,城投宽庭保障性租赁住房、张江产业园等REITs项目上市或扩募。

  城市空间格局优化。中心城区经济密度和辐射带动效应不断增强,外滩、北外滩、衡复风貌区等中央活动区核心区域加快功能升级,真如、张江、金桥等重点区域核心产业和高端资源要素不断集聚。五个新城建设深入推进,聚焦企业总部、研发创新、要素平台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发布第二批重大功能性事项清单30项,新开工重大项目117项、总投资1935.7亿元。南北转型重点区域加快发展,深化吴淞创新城规划,编制金山滨海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规划,宝武(上海)碳中和产业园、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超能新材料科创园、上海湾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特色产业园加快建设,上大美院吴淞校区、高铁宝山站、瑞金医院金山院区等项目顺利推进。推动域外农场高质量发展,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加快建设,正泰新能源等产业项目投入运营,皖南农场危旧房改造项目竣工交付。

  外贸外资保稳提质。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4.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0.7%,其中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出口分别增长43.9%、50.5%和0.9%。加强外贸企业服务保障,支持企业“走出去”拓展市场,设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企业服务咨询站,对RCEP成员国出口增长5.9%,民营企业出口增长12%、占比首次超过40%。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实施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支持企业布局海外仓138个,跨境电商进出口快速增长,首个再制造产品进口试点业务落地,保税物流出口增长29.1%,国际贸易分拨中心示范企业扩展至116家,上海中欧班列开行100列。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力度,实施促进外商投资全球伙伴计划,加强与跨国公司高管对接交流,召开政企沟通圆桌会议10场,做好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系列重点工作,全市实际使用外资达到历史新高的240.9亿美元。

  (四)着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构建

  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3家在沪国家实验室高水平运行,2家国家实验室上海基地挂牌运行,40余家全国重点实验室通过重组或新建,李政道研究所、期智研究院、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现。大科学设施和科技专项加快推进,上海光源二期、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活细胞成像线站工程投入运行,磁-惯性聚变能源项目开工建设,硬X射线装置工作井隧道全线贯通,未来车脑芯片、人类表型组二期等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启动实施。基础前沿领域深化布局,完善基础研究先行区支持政策,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区域创新联合基金,引导“探索者计划”合作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突破,开展半导体设备、关键原材料、创新药械、智能船舶、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研发投入特别是基础研究投入持续增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达到2100亿元左右,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4%左右。

  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提升。制定实施新一轮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上海方案”,集成电路重点领域攻关和重大产线项目建设加快推进,4款1类国产创新药、9个三类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成功举办,发布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若干措施,17款人工智能大模型通过国家备案,上海数据交易所上线首个国际数据交易链。制定支持汽车芯片产业发展政策措施,上海汽车芯片工程中心、汽车芯片检测认证公共实验室揭牌,新能源汽车推广35.4万辆,C919国产大飞机实现商业运营,首艘国产大型邮轮正式交付,工业母机、能源装备等产业加速发展。实施四大新赛道和五大未来产业行动方案,制定实施元宇宙、区块链、计算生物学、智能机器人、基因治疗、合成生物学、高温超导等创新发展专项行动方案,加快建设张江、临港、大零号湾等首批3个未来产业先导区。发布实施新一轮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启动实施瑞金医院“未来医院”、医疗大数据训练设施、智能工厂等一批重大示范工程项目。发布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工业企业升规提质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产业用地综合绩效评估制度,开展产业用地弹性规划和功能复合试点,推动“工业上楼”、打造“智造空间”。

  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升级。配合修订《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出台实施进一步放权松绑激发科技创新活力若干意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0.2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850.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7%和21.1%。制定吸引集聚企业研发机构推进研发产业化的实施意见,浦芯未来互联网技术研究院、科学智能研究院、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合成生物学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建设。发布高质量孵化器培育实施方案和建设评估管理办法,7家高质量孵化器挂牌运行。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加快建设,创新推出“沪科专贷”“沪科专贴”等金融产品,优化完善科技信贷风险共担机制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机制。启动科技人才评价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实施人才高峰工程、重点产业人才引育专项,加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使用,试点实施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政策,外国高端人才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浦江创新论坛、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首届We Start全球创业投资大会、“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赛等国际赛会影响力持续提升。

  (五)着力实施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

  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配合制定《上海市就业促进条例》,出台实施稳就业“18条”等政策措施,加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全年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1.6亿元、用人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补贴1.7亿元,帮助1.2万名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创业。持续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05.6万人次,支持培养企业新型学徒1.3万名。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开展个人养老金全国试点,灵活就业人员在沪参保全面覆盖,93.6万名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开展超龄就业人员及实习生参加工伤保障试点。统筹提高养老金、医保、低保、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保障待遇标准,实施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制度。扎实做好蔬菜、猪肉、粮油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万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和8.2%。

  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高质量推进。新一轮19项民心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32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提前超额完成。持续完善城市更新支持政策,推进城市更新单元试点,完成中心城区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12.3万平方米、小梁薄板房屋等不成套旧住房改造29.6万平方米,新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10个,推动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3001台。新增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8.1万套(间),筹集首批“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1.1万张。制定新版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发布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和养老产业发展政策指南,全年新增养老床位5510张,改建认知障碍照护床位2598张,建设智慧养老院36家,新增社区长者食堂41个。

  深入实施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开设小学生爱心暑托班579个,新增社区托育托额5308个、公办幼儿园托额2692个。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配合制定《上海市种子条例》,加快打造种业产业孵化基地,横沙新洲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建设有序推进,推进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优化提升工程,制定实施以工代赈促进就业增收政策,启动第三轮农村综合帮扶,新建成乡村振兴示范村24个、累计112个,建成“美丽庭院”10.1万户,提档升级改造农村公路210公里,1.6万户相对集中居住农民入住新居。

  公共服务供给扩容提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深入实施,深化“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落实新一轮义务教育学校“五项标准”,实施示范性学区和集团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优化布局产教融合平台,实施高校和科研院所绩效考核激励政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类中心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落户上海。加快建设健康上海,制定实施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若干措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支持政策,推进中山医院、瑞金医院、龙华医院等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文旅服务质量持续提升,举办旅游投资促进大会和旅游产业博览会,国际艺术节、国际电影节、上海旅游节、国际艺术品交易周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上海博物馆东馆、世界技能博物馆等重大文化旅游设施建成运行,一批博物馆、美术馆试点夜间开放,全市博物馆和美术馆举办展览1400余场,接待观众超过3500万人次。加快发展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配合制定《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成功申办巴黎奥运会资格系列赛,ATP1000大师赛、上海赛艇公开赛、上海马拉松等重大赛事成功举办,徐家汇体育公园、自行车馆等一批体育设施建成开放,新建社区市民健身中心31个、市民健身步道80条、市民益智健身苑点671个、市民健身驿站101个、市民运动球场174片。

  (六)着力加强城市现代化治理,城市安全韧性持续增强

  城市数字化转型取得成效。持续升级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累计接入服务事项3705项,实现“智慧好办”的高频事项达200个,“免申即享”服务达296项。实施新一轮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汇集各类应用1466个,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正式上线,“随申码”城市服务管理功能进一步提升。城市数字底座不断夯实,政务区块链、“图网码”、一体化办公等数字化行动有力推进,气象、交通、安全等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系统全面升级。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化重点场景加快布局,累计建设5G室外基站超过7.7万个、5G室内小站超过35万个,打造生活数字化转型重点场景35个,“数都上海”创新生态HUB启动建设。积极建设市场监管数字化试验区,加快推动智慧监管数据上链,试点开展“区块链+特殊食品信息追溯”,住宅电梯物联网覆盖率达44.7%。

  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推进。配合制定《上海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条例》。完善双碳政策体系,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制定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成功举办首届中国碳市场大会和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推动一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开展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创新示范试点,实施工业产品全生命周期供应链碳管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4.4亿吨,成交额249.2亿元。加快发展绿色能源,新增光伏装机94.6万千瓦。制定出台美丽上海建设实施意见,启动第三轮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及臭氧、柴油货车攻坚专项行动,完成长江干流沿岸入河排污口整治,开展新一轮雨污混接普查和整治,配合制定《上海市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全市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为87.7%,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为97.8%,无V类和劣Ⅴ类断面。着力打造绿色生态空间,加快建设环城生态公园带,实施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第五轮三年行动计划,新增各类公园162座、总量达到832座,新增绿地1044公顷、绿道231公里、立体绿化43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18.8%。垃圾分类实效持续提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3%,“无废城市”建设全面启动。

  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社会治理创新切实加强。持续提升“一江一河”公共空间品质,新增黄浦江岸线公共空间贯通开放8公里。创建全国无障碍示范城市,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附属空间对外开放59个,建设“美丽街区”103个,设置优化公共空间休憩座椅5339个,推进建筑小区、公园绿地、道路广场等海绵示范工程100个。推动充电设施建设,新增公共(含专用)充电桩5.1万个、共享充电桩示范小区57个。成功举办2023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暨第三届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建立健全“一办法两清单”居村减负增能长效机制,加强居村委会基础建设,做强社区工作者队伍,推动“社区云”上线养老顾问、儿童关爱保障、社区救助等应用场景,推广参与式社区规划。深化“三所联动”机制,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上海实践样板。强化军民协同,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措施,做好就业安置、军休服务、抚恤优待、双拥共建等各项工作。

  城市安全韧性持续增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针对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消防、燃气、渔业船舶、工贸等11个重点领域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实施燃气老化管道更新改造330.4公里。着力提高能源保供能力,制定迎峰度夏(冬)能源保供方案,优化用电用气负荷管理,上海LNG站线扩建、漕泾综合能源中心二期等重大能源项目加快建设。切实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做好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和应急处置工作。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加强粮油、应急和战略物资储备管理等工作。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协调机制,出台实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办法,加强房地产、金融等领域风险防范,稳妥推进“保交楼”。强化社会面治安防控,开展“夏季行动”“砺剑行动”等专项行动,社会大局保持安全稳定。

  同时,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一是经济持续恢复基础仍需巩固。疫情对部分行业领域的影响仍需修复,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面临较大压力,居民消费意愿和企业投资信心需进一步提振。实体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部分企业增收不增利,特别是部分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面临较大现金流压力。世界经济贸易复苏乏力,我市稳外资稳外贸面临挑战。二是新旧动能转换仍需提速。工业稳增长调结构持续承压,现代服务业能级有待提升,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需提速。科技创新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还存在堵点卡点,关键核心技术需加强攻关,重点产业链需整体突围,高端产业集群效应有待增强。支持创新转型的资源要素保障还需加强,资金、土地、数据、人才、能源等领域政策供给需进一步创新。三是深化改革开放仍需用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需加强探索试点,营商环境优化还有提升空间,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仍需优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质量效率和辐射带动作用仍需提升,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龙头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四是民生保障任务仍然繁重。就业结构性矛盾较突出,“就业难”“招工难”“慢就业”现象并存。受经济恢复导致用能需求增加、本地可再生能源条件有限、外来可再生能源减少、指标口径调整等因素影响,能耗强度下降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没有达到“十四五”规划进度目标,节能降碳面临较大挑战。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不均衡问题仍然存在,“两旧一村”改造需全面提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有待提升。超大城市治理还有不少短板,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安全、能源安全等领域仍有薄弱环节,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需用心用情用力解决。

  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与主要目标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上海深化“五个中心”建设、强化“四大功能”的重要一年。尽管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国内大循环仍存在堵点,上海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困难挑战仍较多;但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具备不少重要战略机遇和有利条件,特别是要把握国家战略红利和宏观政策效应叠加释放的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的机遇、流量型经济和服务型经济加快恢复发展的机遇。总体看,上海发展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要坚定信心、危中寻机,勇于开拓、积极作为,抢抓重大机遇,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持之以恒细化为“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更好为全国改革发展大局服务。

  做好2024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十二届市委三次、四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国家重大战略为牵引,以城市治理现代化为保障,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综合各方面因素,建议2024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为:经济发展稳中提质,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4%以上,单位建设用地生产总值提高5%以上。城市能级持续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5%左右,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5件左右,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0家以上。人民生活品质稳步提高,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完成中心城区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12万平方米,新增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7万套(间)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下降,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完成国家下达目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3%以上。

  三、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与措施

  根据2024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进一步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

  1.加快推动“五个中心”功能升级。深入推动“五个中心”联动发展,促进有机融合、相互赋能、整体跃升,持续提升辐射带动能力。提升经济中心国际地位,继续做大经济总量,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增强全球经济治理影响力。提升金融中心国际化水平,加快建设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高水平建设国际再保险中心,推动制定黄金期货国际化方案,促进跨境金融、离岸金融等发展,推动更多商品、金融期货期权产品上市,全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打造数字人民币应用示范城市,支持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拓展覆盖区域,配合修订《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和共建“一带一路”。提升贸易中心枢纽功能,实施总部增能行动和全球营运商计划,加快培育一批千亿级、万亿级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集聚更多国际经济组织和一流贸易商,提升国际油气交易中心油气贸易、价格发现和配套服务功能,扩大油气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提升航运中心资源配置能力,加快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提高航运保险承保和服务能力,促进航运再保险集聚发展,创新与国际接轨的海事仲裁制度,稳妥有序推进上海航运交易所改革,支持基地航司打造超级承运人,落实长三角港口资源整合行动,开展国际航行船舶绿色甲醇加注业务,加快建设上海港-洛杉矶港绿色航运走廊,推进上海国际集装箱运输服务平台、空运通、海铁联运等平台建设,加快推动航运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强化科技创新中心策源功能,提升重点领域基础研究水平,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建设张江科学城、大零号湾等科创中心承载区,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2.深入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协同开放、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安全发展等重点领域,制定实施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编制长三角及上海大都市圈相关国土空间规划,加快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合力打造长三角区域发展共同体。加强科技创新跨区域协同,构建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实验室体系,深化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体系布局,推动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同创”,探索设立长三角基础研究基金,搭建共性技术平台,加大科技联合攻关力度。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合作,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世界级产业集群,深化G60科创走廊合作,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发展,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提升长三角安全发展水平,加大长三角区域省际电力余缺互济置换力度。推进长三角区域政务服务一体化,拓展远程虚拟窗口、“一件事”等服务模式应用场景,分类推进各领域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持续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配合制订《上海市促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条例》,实施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完善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加快方厅水院、西岑科创中心、上海示范区线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强规划、土地、项目建设、生态保护跨区域协同,推动一体化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落实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进一步提升能级政策措施,建设虹桥海外发展服务中心等平台,打造长三角企业“走出去”高地和总部集聚区,着力提升国际中央商务区商务、会展、交通、科创等核心功能和辐射能级。

  3.全面推进浦东引领区建设。落实中央支持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意见和我市行动方案,配合出台新一批浦东新区法规和管理措施。全面实施浦东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落实首批授权事项清单任务,推动外籍人才认定、涉外商事纠纷临时仲裁、医疗器械融资租赁、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商业化产品出境管理等一批事项取得实质性成果,推进版权登记制度改革、建筑师负责制试点、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多型合一”改革等一批改革试点,挂牌成立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浦东)。配合国家研究制订浦东新区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

  4.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建设。大力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落实上海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及上海实施方案,在货物和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等领域开展更大程度压力测试。推动制定上海自贸区及临港新片区建设行动方案,围绕全产业链融合升级、应用测试场景开放、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等加强集成创新,加快打造智能网联汽车、集成电路、民用航空等世界级产业集群。支持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制度在浦东特定区域适用,进一步提升跨境通、航运通、法务通等服务功能。加快推进实施数据跨境流动的管理措施,制定重要数据目录,探索建立数据跨境流动分级分类管理机制,深化临港新片区数据跨境服务中心功能,加快打造国际数据经济产业园,促进国际云服务等数字产业集聚发展。

  5.稳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全方位推进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在公平竞争等领域加大探索力度。深化电信、金融、医疗等领域开放,推动放宽外资准入和取消外资股比限制,深化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政策,扩大再制造产品进口业务试点。积极打造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地,推动长三角区域性“一带一路”综合服务平台落地,在互联互通、贸易投资、金融服务、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深化务实合作。高水平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扩大电子商务、数字贸易等领域开放,引进和培育壮大一批功能性平台和电子商务企业。制定实施创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方案,探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等开放举措,做强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功能。着眼于人员跨境往来便利化,加快建设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立区域管理运行机制,做好先行启动区围网、功能设施建设等工作。精心办好第七届进博会,打响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上海城市推介大会品牌,深化线上线下交易平台建设,全力引进一批高技术企业和高能级项目,推动更多展品变商品、参展商变投资商。

  (二)全力稳定经济增长,进一步扩大需求提振信心

  1.着力扩大有效投资。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投资发挥关键作用,全年计划安排重大工程正式项目191项,其中新开工10项,建成25项,另安排预备项目26项,全年计划投资额2300亿元。推动沪苏湖铁路上海段、北横通道新建工程、罗泾港区改造一期、银都路越江隧道、军工路快速化改造等项目早日建成,加快建设嘉闵线、崇明线、小洋山北作业区、东方枢纽上海东站、浦东国际机场四期扩建、沪通铁路二期上海段、沪渝蓉高铁上海段等项目,开工建设中船上海科研基地、北青公路改扩建等项目。接力办好全球投资促进大会,打响“投资上海”品牌,引进和落地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实施新一轮高水平企业技术改造,推动技术改造示范项目100个。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壮大,向民间资本常态化推介新型基础设施领域等重点项目,落实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特许经营项目。强化资金统筹保障,用好用足中央预算内投资、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REITs等各类投融资政策和工具,充实重点项目储备库。

  2.创新供给释放消费潜力。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着力吸引和扩大外来消费,激发数字消费、绿色消费、服务消费、大宗消费潜力。精心策划举办各类节展赛会活动,持续放大“五五购物节”、旅游节、艺术节等溢出效应,打造一批“商旅文体展”联动项目。出台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实施意见,优化支持消费市场创新发展政策。加强文旅消费新场景新业态供给,深化文旅元宇宙专项行动,推进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优化艺术品进出境监管模式,积极培育邮轮经济产业链,推进浦江游览航线产品升级、水岸联动,举办首届上海国际邮轮节,推动“爱达·魔都号”邮轮商业运营,加快建设乐高乐园等高能级度假区,加快打造东西两片国际级消费集聚区。做大入境消费增量,加强国际旅游形象宣传推广,争取更多优质国际直航航线,推动落地通关、支付等服务便利化,加快发展免退税经济,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深化全球新品首发地建设,提升国潮品牌影响力,用好上海时装周、国际美妆节等平台,培育一批引领性本土品牌。实施商圈能级提升行动,推动北外滩、衡复风貌区、张园等城市更新商业项目建设,推进传统商圈转型升级。建设一批智慧购物示范场景,加快集聚直播电商平台,大力培育电子商务标杆企业。

  3.促进外贸外资保稳提质。落实稳外贸政策,完善外贸企业服务保障机制,推动“中欧班列”“中老班列”增加开行频次,支持“新三样”等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低碳的产品扩大出口。举办各类跨境经贸活动,鼓励企业通过境外组团、投资对接等方式稳订单、拓市场。落实贸易商支持政策,引进全球头部贸易企业设立总部和功能机构。深化外高桥、虹桥、淮海新天地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扩大能源资源、优质消费品等重点商品进口。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智慧化创新行动,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高质量发展,扩大离岸经贸业务企业名单,提升海外仓综合服务平台功能,新认定一批国际贸易分拨中心示范企业,支持跨境电商、再制造、保税研发、保税维修等新型国际贸易创新发展。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深入实施外商投资全球伙伴计划、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支持政策和外资研发中心提升计划,引进一批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优质项目,大力推动重大外资项目落地建设,全年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0家以上、外资研发中心20家以上。

  4.持续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新评估体系,制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7.0版,实行分级分类综合监管,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服务和要素保障,提振各类经营主体预期和信心。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和水平,建设市场监管数字化试验区,推动在沪设立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审评中心长三角分中心,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优化实施“免罚”“免强”和减轻处罚清单,在浦东新区开展经营范围登记改革试点。深化中小微企业融资信用服务创新试点,在政务服务中推广信用承诺制,优化公共信用修复制度。制定实施新一轮深化公共资源“一网交易”改革三年行动方案。

  5.加强稳增长政策制定落实和评估储备。全面落实国家各项政策措施,针对企业困难和诉求,聚焦扩内需、优结构、强实体、增动能,研究储备和出台一批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提升政策的清晰度、针对性、有效性和便利性。跟踪评估政策效应,积极推进政策“免申即享”,优化申报审核流程,确保政策及时兑现,提升政策实效。完善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升级专窗平台功能,推动政策智能化匹配和企业诉求流转全程网办,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高质量完成第五次经济普查。

  (三)全力增强发展新动能,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

  1.强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体系化战略科技力量,支持和保障在沪国家实验室及基地高水平运行,推进在沪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和建设,加快推进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海底科学观测网、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磁-惯性约束聚变能源等项目建设,加快推动深远海研究设施、钍基熔盐堆设施、无人系统多体协同设施、新一代光源预研等项目前期工作,积极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实施支持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政策措施,加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仪器设备、科技数据资源等向社会开放共享力度。深化“揭榜挂帅”“赛马攻关”等试点,聚焦关键领域实施一批市级科技重大专项,推动集成电路装备、核心零部件、先进材料、电子设计自动化、抗体药物、高端影像、植入介入器械、量子科技、第六代移动通信、新型储能、深海探采等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探索模型开源机制。深化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扩大“探索者计划”实施范围,为优秀青年科学家聚焦基础科学和前沿交叉领域开展高风险高价值研究提供长周期稳定支持。

  2.加强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持续完善适应科研范式变革的管理机制,完善企业、行业出题机制,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畅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快车道,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强新型研发机构系统化布局,细化落实人才发展、经费支持、管理机制、服务保障等支持政策,支持中科院优化在沪科研资源,在数学与交叉科学、科学智能、合成生物学等领域打造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深化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探索实施全部或部分成果产权赋予个人,落实成果资产单列管理,出台高质量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专业化技术经理人队伍培育政策,解决创新主体不敢转、不愿转、不会转的难题。加快培育一批高质量孵化器,提升专业能力和示范效应,深化孵投联动试点,实施大学科技园改革发展行动方案,畅通“转化-孵化-产业化”路径。深化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制定新一轮支持创投发展政策,设立科技创新引导基金,推动政府基金和国资基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科技创新发展。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统筹联动机制,对科技创新全链条分类支持。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市,大力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深化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加快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

  3.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制定实施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实施三大先导产业专项海外引才计划、东方英才计划、白玉兰人才计划、人力资源服务“伯乐”奖励计划等,修订重点产业领域人才专项奖励实施办法,支持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大力吸引全球顶尖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高端产业人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人才评价综合改革试点。实施全球杰出人才优享服务,在落户、安居、出入境、停居留、子女教育等方面优化政策制度供给,提高便捷化服务水平。全面加强人才培养,强化科学教育,完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化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培养模式。

  4.全面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优化国资布局结构,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加强对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培育和集聚科技领军企业、高增长企业和生态主导型企业,支持企业建设国家级和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大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实施工业企业升规提质三年行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携手行动”,提升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主导产业优势,年末“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2.5万家。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平等对待的政策措施,破除市场隐性壁垒,清理拖欠企业账款等问题,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和中小微企业信贷奖补政策,营造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环境。启动新一轮质量提升行动,发布新一轮“上海标准”和“上海品牌”。

  (四)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1.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强化与创投机构协同联动。实施新一轮三大先导产业“上海方案”,着力打造高端制造业增长极。全力推进集成电路全链条发展,支持国产EDA应用,打造国产芯片适配与评测体系,实施智算中心“换芯”工程,启动新一轮重大产线项目建设。着力增强生物医药自主创新能力,研究制定新一轮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推动重大药械技术攻关、产品研制和产线耗材国产化。加快构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支持大模型智能算力加速计划,扩容公共算力服务平台,推动高水平语料数据开放共享,加快建设“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浦源”基础大模型开放生态、人形机器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国际算法创新基地,探索支持科学智能发展。强化新赛道产业布局,深化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布局核聚变、潮汐发电、脑机接口、氢能飞机等前沿领域,在第三代互联网(Web3.0)、卫星互联网、云计算、未来材料、计算生物学等领域布局一批重大项目和机构平台,推进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集成应用,打造新型储能产业园,建成智慧道路500公里以上。

  2.推动重点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对接国家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以链主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产品攻关和供需匹配,着力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巩固提升工业经济比重。前瞻布局下一代显示技术,制定新型显示产业行动计划,支持装备、材料、驱动芯片等关键技术研发和零部件研制。 下转 12版(上接第11版)保持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势头,提升高端芯片研发能力和设计水平,加快建设汽车芯片工程中心、汽车芯片检测认证公共实验室,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制定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方案,开展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完成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1000辆。加快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等产业能级提升,实施蓝天铸链计划,成立工业母机中试验证中心,推动仪器仪表、储能装备等中试验证平台建设,培育大飞机国产化本地配套企业,试点建设细分领域新材料中试基地。推进全域低效用地开发和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大力推动低效产业园区改造升级,深入推进国企存量土地盘活专项行动,深化土地混合复合利用和规划用途弹性转换新模式,鼓励制造和研发功能复合。推动轻生产、低噪音、环保型企业“工业上楼”,打造标准厂房、垂直工厂等“智造空间”约1000万平方米。

  3.促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增能。加快提升生产性服务业能级,认定首批研发创新服务商,打造一批产业互联网示范平台、两业融合示范园区、服务型制造示范单位,支持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发展。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支持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概念验证中心等建设,制定促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措施,依托中心城区城市更新项目,打造一批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孵化服务、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的“硅巷”科创街区。加快提升专业服务机构国际化发展能力,争取放宽涉外法律服务人员紧缺领域特许律师执业时间限制、支持国际标准化技术资源落地等政策突破,支持法律、会计、航运物流等专业服务机构通过国际并购、加盟合作、联合经营等方式构建国际网络,建设中广国际广告产业园区、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专业服务集聚区,搭建总集成总承包企业“走出去”服务平台。加快发展影视创制、艺术品交易、演艺、电竞、旅游、体育、网络文化、创意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实施文创产业领军企业培育计划,积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4.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落实新一轮新基建行动方案,推进智能算力集群、浦江数链城市区块链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双千兆宽带网络深度覆盖,开展5G-A技术试点,推动智能制造、车联网等行业应用率先落地。搭建工业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加快能源领域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发展自主可控的核心工业软件和操作系统,加大“工赋链主”培育和示范带动,持续推动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进企业。深入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一批“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创建国家级数据交易所,推动上海数据交易所布局建设数据交易链基础设施,搭建数据流通交易制度框架体系。

  (五)全力打造新增长极,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1.全面增强中心辐射功能。鼓励各区根据功能定位和比较优势,差异化布局细分领域和赛道,形成错位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促进现代服务业和高端要素资源向中心城区集聚,在外滩、北外滩、世博、徐汇滨江、苏河湾等重点区域集聚一批高能级主体和高层次活动,加快推进外滩“第二立面”等城市更新项目,改造一批商业商务区、老旧工业区、风貌保护区、市政基础设施,提升经济密度和辐射力。推动张江高科、市北高新、杨浦双创示范基地、桃浦智创城、虹桥智谷等特色产业园区联动发展,加快打造中环数字产业创新带,大力提升城市副中心服务功能。打造以世界级城市会客厅为核心的“一江一河”旅游休闲带,推动杨浦滨江中北段、徐汇滨江南延伸段等滨水空间贯通开放,实施黄浦江沿岸地区文旅体功能提升和开放空间赋能,优化景观水域环境。

  2.加快提升五个新城能级。围绕建设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深化“一城一中心”“一城一名园”“一城一枢纽”建设,加快推动已导入新城的重大功能性事项落地,谋划新一批功能导入项目。强化以产兴城,优化新城主导产业布局,加强产业发展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完善新城综合交通系统,加快相关轨道交通、市域铁路、道路系统、综合枢纽及周边地区建设,推进15号线南延伸、南汇支线、南枫线等项目建设,促进新城与中心城区快速连接。强化以城促产,更好支持新城产业发展和人才集聚,提升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高品质公共服务能级,加强养老托育服务保障,建成开放新城绿环先行启动段。建立新城与中心城区结对合作机制,向新城下放一批行政审批权,扩大新城建设发展自主权,努力做到“新城事新城办”。

  3.全力推动南北转型发展。以产业转型统筹空间转型,发展壮大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特色新兴优势产业,加快提升吴淞创新城、环上大科技园、“上海湾区”科创城科创策源功能,加快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上海机器人产业园、碳谷绿湾产业园建设。以重点区域转型引领城市功能提升,加快吴淞、南大、滨海地区、湾区高新区等重点区域转型发展,推动18号线二期、19号线、高铁宝山站、金山至平湖线上海段等项目规划建设。加大教育、医疗、文旅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推动上大美院吴淞校区、中山医院吴淞医院迁建、华二金山实验学校、瑞金医院金山院区等项目建设。

  4.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强都市现代农业,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新建和提升高标准农田4万亩,加快发展现代种业,推动地产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率达到32.5%。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启动节水抗旱稻国际策源中心等一批农业科技项目,稳步推进横沙新洲等“绿色田园”先行片区建设,积极推进粮食生产无人农场、植物工厂、蔬菜生产“机器换人”示范基地、现代畜牧业规模养殖场等升级改造。促进域外农场高质量发展,完善发展规划体系,制定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优质主副食品供应基地。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启动建设第七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和新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开展“五好两宜”和美乡村建设试点,有序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实施农村道路升级改造300公里,鼓励发展文创办公、健康养老、乡村旅游等产业,打造融合乡村风貌、基础设施、乡村产业、乡村治理于一体的和美乡村片区。健全促进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实施“头雁工程”、“菁英计划”等农村人才培育项目,推进新一轮农村综合帮扶,推广实施以工代赈,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六)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办好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

  1.扎实做好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工作。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帮扶,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完善灵活就业人员服务保障措施,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以上。深化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优化职业技能提升补贴政策,调整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职业目录,新增培养高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才4.5万人次。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办法,持续开展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及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健全多层次医保体系,优化城乡居民医保、医疗救助、生育保险政策,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稳妥调整养老金、最低工资、低保等民生保障待遇,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困难群体兜底保障关爱服务,织密扎牢社会救助政策网。

  2.加快推进“两旧一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构建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模式,加强更新成本管控和资源统筹,新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10个,加快已批项目启动改造、动迁收尾和后续开发,完成中心城区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12万平方米、小梁薄板房屋等不成套旧住房改造31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300个、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3000台。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构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租赁住房供给体系。针对工薪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引进人才,按照以需定建、保本微利、封闭管理的原则,建设筹措保障性住房1万套以上。针对新市民和青年人,提供供需适配的租赁住房和床位,新增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7万套(间)。针对公共基础服务行业等一线务工人员,新增筹措供应“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3万张以上。探索以趸租方式改善中心城区老旧小区老年家庭居住条件。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3.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提升“两张网”协同发展水平,强化数据精准高效赋能,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深化“一网通办”改革,完成“智慧好办”优化事项100个,全面提高首办成功率,优化“随申办”涉外服务专窗、学生和老年专版,健全线上线下智能帮办体系,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体验。推进“一网统管”公共数据上云上链,聚焦金融科技、卫生健康、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统筹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和安全保护。开展新一轮城市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制定第三轮“美丽街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设“美丽街区”100个、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1200座,完成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130公里,加快道路积水点改造。构建城市治理共同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做好“家门口”信访服务、人民建议征集、“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工作,健全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提升社会治安整体防控能力,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加强国防动员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双拥共建等工作,完善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4.推进人口和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优化人口服务管理方式,健全家庭发展政策和支持体系。落实基本养老服务项目清单,实施颐美乡村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计划,出台促进银发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强化养老护理员培训和激励机制,新增养老床位4000张、改建认知障碍照护床位3000张、新增社区长者食堂30个。落实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打造儿童友好型城市阅读新空间100个,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0所,新增公办幼儿园托班托额3000个、社区托育托额7000个、小学生暑托班500个和寒托班150个。健全家门口服务体系,持续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制定推进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提升公共设施和公共空间的服务便利性。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积极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出台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和高中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制定新一轮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深入实施“双一流”、高峰高原学科、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等计划,建设重点领域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深化健康上海建设,实施第六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启用市疾控中心等医疗卫生重大工程,深化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加快建设国家医学中心,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提质增能,优化三级医院专家号源下放社区等措施,扩大社区基本病种清单,实施新一轮便民就医工程,编制新一轮中医药三年行动计划。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弘扬城市精神品格,深入实施“大博物馆计划”“大美术馆计划”“社会大美育计划”,推进“书香上海”建设,全面落实公共文化惠民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建成开放上海博物馆东馆,加快建设上海大歌剧院,推进上海工业博物馆、上海长江口二号古船博物馆、中福会少年宫新宫、上海革命军事馆等项目,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制定新一轮运动促进健康三年行动计划,筹备办好奥运会资格系列赛、市民运动会等赛事活动,举办F1中国大奖赛、环球马术冠军赛等国际顶级赛事,推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加快推动体育公园、临港水上运动中心建设,新建社区市民健身中心30个,新建改建市民健身步道60条、益智健身苑点600个、市民健身驿站60个、市民运动球场150片。

  (七)全力建设美丽上海,进一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1.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深入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实施加大力度节能降耗和低碳转型方案,推进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创新,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力争市内光伏装机容量达到300万千瓦以上,努力压减煤炭消费总量。优化完善上海试点碳市场管理机制,推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落地和功能提升,加快推进上海碳普惠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绿色低碳供应链和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完善绿电供应和消费体系,打造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碳中和示范区,创建一批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培育一批绿色转型龙头企业和服务主体,建设上海碳中和产业园,淘汰落后产能450项。建设超低能耗建筑项目2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400万平方米。举办第二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2.实施美丽上海建设行动。启动美丽上海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销号。全面实施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审批”,扩大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园区范围,制定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环保专项政策。持续推进第三轮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强化臭氧污染防治,加强挥发性有机物(VOCs)源头替代和精准管控,加快国三柴油车及国二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源保护协同立法,健全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联动机制,深入开展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完成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湖泊、海湾排污口70%整治任务。持续开展建设用地风险巡查,强化吴淞、桃浦等重点转型区域土壤风险管控和安全利用。优化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加快推进生物能源再利用三期等一批湿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和投产运行,完善建筑垃圾全程监管和消纳扩容,确保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深入推进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示范城市,配合制订《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条例》。

  3.加快建设绿色生态空间。全面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加快建设环城生态公园带,新建公园120座、绿地1000公顷、绿道200公里、立体绿化40万平方米,打通外环绿道断点17处,推动世博文化公园南区开园,推进4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附属绿地对社会开放共享。深化基层林长制,新增森林面积3.1万亩。大力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落实专项支持政策,发展生态经济,提升生态品质。加快崇明、奉贤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开展崇明岛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全面加强自然保护地和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持续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

  (八)全力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提高城市韧性安全水平

  1.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健全重点领域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完善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体系,细化工作预案和应急处置举措,开展常态化风险排查,提前化解苗头性、倾向性潜在风险。着力防范化解房地产、金融等重点领域风险,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扎实做好保交楼工作,健全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全面实施成本预算绩效管理,确保财政平稳运行。

  2.保障能源和粮食安全。着力提高能源保供能力,进一步强化气电煤联调联动,制定迎峰度夏(冬)能源保供方案,多渠道争取能源资源支持,确保电、气、煤能源供应充足。强化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建成重燃试验电站试验机组,加快推进上海LNG站线扩建工程、首批深远海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和外电入沪工程,加大市外绿电引入力度,稳步推进虚拟电厂建设,打造新型能源体系。深化推进粮食和物资储备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动“优质粮食工程”建设,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加快推进物资储备库建设,着力提高粮食和物资保障能力。

  3.全面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健全城市安全预防体系,强化城市基本运行保障体系,统筹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应急指挥体系,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做好咸潮入侵期间原水保障,提高城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食品安全治理,实施乳制品、肉制品、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和保健食品质量提升行动,创建新一批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街镇。深化药品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构建数字化药品监管体系,深入开展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滚动开展危化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消防、燃气、特种设备、大型活动、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推动重大事故风险隐患动态清零,坚决防范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确保城市运行安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