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问答实录(2020年9月24日)(上午) 2020-09-24 来源:市政府新闻办
字号:

  新华社:生态岛跟花博会建设过程当中怎样给老百姓带来实惠?有没有具体案例?

  李政:筹办第十届中国花博会既是我们深入贯彻人民城市理念,推动生态环境优势向生态发展优势转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凝聚全区共识,加快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步伐的重大机遇。我们不仅要办好花博盛会,而且要以花为媒加快发展,更好地造福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展示世界级生态岛发展成果。

  第一,以花为媒,加快发展更优质的生态产业。一是创新发展现代农业,抢抓花博机遇,积极引进发展现代花卉产业;以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为引领,面向全球开展农业招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项目,加快发展订单农业、电商农业、智慧农业,全力打造“两无化”农产品体系。二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抓好自行车特色小镇建设、明珠湖5A级景区等文旅基地建设,加速发展酒店民宿旅游服务设施,郊野公园、开心农场、高端民宿、美丽乡村成为热门打卡地。三是升级发展产业园区,抓住海洋强国建设机遇,推动长兴岛集聚发展海洋装备、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生态环保和新型材料,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创新经济、服务经济。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积极推进各产业园区向科技研发、文化创意、专业服务等方向转型,提升生态产业发展能级。

  第二,花惠生活,加快推行更绿色的生活方式。以筹办花博会为契机,加快推动绿色生活成为生态岛居民的标配。一是推行绿色交通,大力推进交通设施改造升级,抓好陈海公路等交通要道拓宽改造,实现新能源公交车、新能源出租车全域覆盖,鼓励广大市民绿色出行。二是打造绿色建筑,严格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把花博园建设项目作为绿色建筑的集中示范,引领推动全区绿色建筑从单体向区域化、规模化发展。三是发展绿色能源,积极推动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天然气发电等新能源应用,稳步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

  第三,花开崇明,全面打造更优美的人居生态。为了以更优美的城乡环境面貌迎接花博会,从去年10月起启动“迎花博、治五棚”专项行动,重点做好“两清两美”。一是清棚舍,对农村地区影响环境的破旧房屋和养殖棚、柴棚、坑棚、看护棚、窝棚等“五棚”进行全面整治。二是清垃圾,对农户宅前屋后和村巷的柴草杂物、积存垃圾、沿村公路和村道沿线乱堆乱放等问题进行全面清理。三是美庭院,对农户宅前屋后组织开展“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建设,让广大村民的生活环境更加美丽宜人。四是美乡村,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花路、花溪、花海、花田建设,打造“海上花岛”。

  第四,共享花博,努力抓好更高效的城乡治理。以“自然生态美、宜居环境美、绿色生产美、乡风文明美、生活幸福美”为重点,加强“五美社区”建设,成为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单位。大力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建设,全面做好生态民生保障,努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让美丽的鲜花不仅盛开在花博园区,而且盛开在崇明三岛,绽放在老百姓的心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马上"十一"长假了,崇明游一直很火爆,对这次长假客流有没有相应的方案?崇明最大的吸引点是什么?随着花博会建设推进,还有哪些新的旅游点值得期待?

  缪京: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市民群众出游的脚步放慢了,但旅游的需求并没有下降。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城市运行逐渐恢复正常,市内游、近郊游、家庭游成为大家的首选。我区积极顺应疫情防控形势和大众旅游消费需求,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目前来看市场反响比较好。4月以来,民宿的平均入住率达到85%,高档酒店、度假村等入住率不降反升,高于去年同期6个百分点,“五一”、端午、周末等节假日更是一房难求。

  讲到崇明旅游的吸引点和看点,我认为最大的吸引点和看点应该就是“生态”。崇明旅游因生态而生,因生态而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崇明最宝贵的资源,也是崇明旅游最鲜亮的底色和最显著的标志。多年来,我区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厚植生态优势,全力建设世界级生态岛。东平国家森林公园、西沙明珠湖景区、东滩湿地公园等一批特色景区也成为崇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成果的集中体现。

  近年来,崇明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质的旅游资源,全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将崇明三岛着力打造成为“大花园”“大公园”“大乐园”。

  第一,打造缤纷多彩的“大花园”。通过“以花为媒”,建设一批国际先进的现代花卉产业项目,推进花卉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设计观赏、体验、购物等精品旅游线路,推出万亩油菜花、千亩向日葵、百亩粉黛子、连片郁金香等网红景点,把整个崇明岛打造成一个“大花园”。

  第二,打造功能齐全的“大公园”。实施全域旅游交通集散、综合服务、导览讲解、智慧管理等十大系统工程。对绿道步道、景观水系、景观廊道、星级厕所等各类公共设施开展升级改造,基本建成了44.5公里集观光、运动、驿站为一体的滨江环岛景观道,勾勒出“踏上崇明岛就是走进大公园”的生动画卷,切实增强游客的体验度、舒适感。

  第三,打造舒适便捷的“大乐园”。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能级。一是抓好创建。全力推进西沙明珠湖、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两个5A级景区创建和15个3A级景区创建。二是增强服务。通过建设一批酒店、一批“花博人家”、一批精品民宿,努力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三是挖掘潜能。进一步激活更多乡村沉睡资源,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品质,让市民有更多的休闲游玩好去处。比如,2015年我区提出了“开心农场”概念,主要是利用自然环境、田园风光、乡村野趣,打造集体验、休闲、科普、购物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将农旅、文旅、体旅等要素有机结合,先后建成了香朵、东禾九谷等一批“开心农场”,受到广大市民的青睐。接下去,我们将在这方面作更多的探索。

  至于“十一”客流应对,我区将会同市公安局等部门,以及浦东新区细化落实秩序维护、车流调控、应急疏导、事故快处、宣传提示等排堵保畅措施,努力确保道路通行安全有序。这里也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如果来崇明旅游,请尽量错峰出行,最好事先跟相关景点、酒店、民宿进行预约,确保有一个好的旅游体验。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2020年崇明有多个生态项目计划实施,想问这些项目有没有受到疫情影响,崇明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保障生态岛建设的稳步推进?

  张立新:今年对于崇明来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2020年是世界级生态岛加快建设的重要之年,也是花博会筹备冲刺年。今年计划重点实施共100个重大生态项目,总投资644.5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240亿元。涵盖环境保护、乡村振兴、花博会筹备、生态产业、社会民生、基础设施等六大方面。我区始终把重大生态项目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狠抓项目建设,促进有效投资,带动经济发展。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总体上重大生态项目有序推进,年初设定的目标,包括花博会各类配套项目仍按照既定的目标,顺利推进。

  在推动重大生态项目上,着重开展以下工作:一是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重大生态项目前期工作。从整个发展来看,攻坚重大生态项目是"育果"的话,那优化营商环境就是"培土"。今年3月份,全区召开了优环境促投资暨生态项目攻坚大会,重点提出要打造更生态的投资发展环境,坚定不移把优化营商环境推向纵深。

  在崇明营商环境全面提升的背景下,我区面向全球开展农业精准招商,推进正大、恒大、盒马等一批生态农业项目落地;点状供地工作有序开展,全市首个点状供地项目东禾九谷开心农场将于年底完成建设;生态产业加快培育,临港长兴科技园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启动建设,真实描绘出在建设世界级生态岛背景下"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的崇明版本。打造更具崇明生态岛特色一流的投资和营商环境,来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本参与崇明花博会的筹办和生态岛建设的各个领域。

  上周日,崇明区政府联合市长兴岛开发办举办了主题为“新制造、新动能、新启航”长兴产业经济招商推介会,会上总投资近100亿元12个重大产业项目签约落户长兴,为打造千亿级长兴产业集群,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二是从严从实抓疫情防控,跨前一步确保重大生态项目按期复工复产。我区坚持把防疫抗疫要求贯穿重大生态项目复工复产全过程,积极落实领导干部走访企业制度。区领导实地走访花博园区、由由中荷现代农业园、建设公路改扩建等重大项目,带头指导项目建设单位"点对点"安排员工返程复工,严格要求施工单位做好在建工地封闭式管理,抓好返程工人健康管理,合理调整项目建设任务。对于已复工项目,在做好防疫防控,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坚持年度任务不减,对着节点计划倒排工期,优化施工组织,加强施工强度,争取早竣工、早达产、早见效。

  三是以制度建设和高效管理,保障重大项目有序推进。我区针对100个重大生态项目建设实施目标管理,100个重大生态项目都是按计划、按目标、按进度、按要求实施,整个过程都有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的目标设计和完善的保障措施。做实挂图作战,区委、区政府多部门联合开展重大生态项目监督检查、综合协调等工作,并定期对重大生态项目进行现场检查督导,按月通报项目建设情况,形成对推动重大生态项目过程中各类问题及时发现、有效解决的高效作战机制,助推项目早日建成运行。

  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大家对首次在岛屿乡村综合森林里举办的花博会特别期待,这次花博会会给市民游客带来和以往哪些不同的特色亮点?筹备工作情况进展如何?

  陈群:花博会按照国家组委会提出来的要体现大国风范、上海水平和崇明的生态特色要求正在精心筹备中。

  本届花博会将呈现四方面的特色和亮点。一是在创新办展的理念方面,本届花博会尊重自然生态、崇尚田园肌理、回归花博本原,充分展示各地特色珍奇花卉植物,努力将花博园建设成为尊重自然、彰显生态的国际化花卉博览园。

  二是创新规划建设。以组建国际工作营的创新方式,集众家之长完成总体规划设计。其中竹藤馆是国内首个采用"单层3D打印模板+喷射混凝土技术"的建筑实践项目,是前沿科技与竹藤艺术的精彩尝试。

  三是创新策展布展。布展集中展示花卉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其中世纪馆整体造型如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与大地牡丹相惜相映。东馆、西馆恰似蝴蝶双翼,西馆展示真实的珍奇植物花卉,传递科普信息;东馆运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心中的花",虚实结合,深度演绎"花开中国梦"主题。同时邀请国际的知名设计师、花卉园还有大型的国有企业园来参与花博会的建设。

  四是创新智慧运营。聚力打造智慧花博平台,集聚园区管理、展览、导览等智慧化应用,全方位服务园区游客、参展团队,探索多元化的互动形式,让科技联结生态与人文,丰富游园体验。花博会筹备过程当中当前面临疫情影响,园区的建设也是在今年2月28日全面复工复产,也是属于市里面首批的复工复产的项目。

  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持续推进中。一、项目建设加速推进。目前北园复兴馆、世纪馆、竹藤馆整体进度已分别累计完成约69%、60%、45%,临时场馆累计完成约55%,水系完成约90%,南园建设总体完成60%。市政配套设施已完成园区周边港东公路、东瑞路、风瀛路等的建设。建设项目总体推进顺利,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全部完工。

  二、招展布展取得重大进展。各省区市和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室外展园还包括企业冠名园、知名花卉企业园、著名设计师园、国际友城园、市民花园和蔬菜园等,总数将达到110个左右,是展园数量最多的一届花博会;目前,已有32家完成场地移交并入场施工布展。

  三、运营准备工作有序推进。秉承"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原则,已与上汽集团、分众传媒、中国太保、中国邮政、农业银行等企业赞助合作。票务管理、智慧花博平台、交通组织、安保安检、环卫保洁、游客服务等这些方案都已经完成,目前部分项目已经完成了招标程序正在实施。

  四、文化标识正式发布。会花为国色天香的"牡丹";会徽以"沪、花、梦"整合造型,寓意"盛世花开、绽放上海";会歌《花开中国梦》。吉祥物"圆圆"和"梦梦",以上海市花"白玉兰"和"崇明水仙"为创意原型,寓意"好事成双,十全十美"。

  解放日报:花博会上体现出来的种种创新对于接下来崇明的花卉产业会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崇明花卉产业接下来怎么布局?

  缪京:花博会的举办,确实给崇明带来了很多新的发展机遇,比如您讲到的花卉产业,这确实是崇明未来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发展花卉产业,实际上就是要做好“以花兴业”这篇文章,努力让鲜艳花朵绽放“美丽经济”。我想,对于崇明花卉产业的发展,重点是要加强“三个注重”。

  第一,注重产业布局优化。种植结构方面,将做大做强传统的水仙、黄杨、红掌花、西红花等优势花卉,巩固提升盆栽、鲜切花、种苗、观光花、食用和药用花卉构成的种植结构,打造崇明花卉产业的特色亮点。产业集群方面,将着力改变现在以散户为主的分散式种植方式,加快形成东、中、西三大花卉苗木产业集群,重点吸引一批花卉龙头企业,带动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促进花卉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已有多家知名花卉企业来崇投资,在建、已建成重大花卉项目共7个,累计投资达25亿元。

  第二,注重科技研发投入。种源研发方面,加强与国内外优秀花卉企业合作,将引进国外优良种源和培育自身优质种源相结合,提高花卉名贵稀有品种比例。技术研发方面,培育和扶植花卉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推广无土栽培、病虫害防治等先进技术,努力提高全区花卉种植技术水平。研发平台培育方面,积极与国际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引进或者合作建立花卉产业研发机构、花卉专业高端人才培训基地,真正让专业的机构干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成就专业的产业。

  第三,注重产业链条延伸。将做大销售市场,研究建设集批发和零售于一体的花卉综合交易市场,吸引国内外大型花卉生产企业长期入驻,促进花卉产品交易流通。做强产业链条,积极培育、推动花卉苗木会展、培训、金融等服务产业发展,全面推进花卉物流、服务体系等的标准化和专业化。围绕建设“现代花卉生产示范中心”“现代花卉种源研发中心”“国家花文化交流中心”等目标,推动形成集花卉科研、种源、生产、加工、服务、贸易等全产业链于一体的发展模式,加快构建崇明特色花卉产业体系。

  文汇报: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大命题下,将怎样探索和挖掘崇明各个乡村的不同特点,让村民更有获得感?

  宋学梅:崇明是上海最大的农村地区,拥有全市1/3的耕地面积,1/5的农业人口,为此,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崇明要成为上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布局和部署,近两年,我们围绕产业兴旺、富民惠民,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坚持在加大农业投资上下功夫。连续几年开展农业招商,引进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地建设现代农业项目。高科技、工厂化的种养殖项目不仅集成了先进科技理念的示范应用,更让有限的土地产出更多的价值,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

  坚持在产业融合发展上下功夫。划定3个保留村和40多个保护村,高标准编制农村专项规划,挖掘各自区域特点开展乡村建设。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社会资本的“眼光”聚焦崇明,共同把蓝天、绿地、碧水打造成为崇明最宝贵的财富和最靓丽的名片,正在建设的东方国际集团东方花岛宿集项目,已建成的系列开心农场,让更多市民分享崇明高品质乡村生活的同时,也为崇明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人流、消费流。

  坚持在壮大集体经济上下功夫。全区269个村建立了联扶公司,投资了一批优质产业项目。通过固定收益和分红,增强了农村“造血”功能,崇明薄弱村将形成村均1000余万元的项目资产,每年1个亿左右的项目收益。

  坚持在转化生态优势上下功夫。崇明的生态本底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新零售企业中带有“崇明”标识的农产品较其他产品溢价平均达到20%,将生态优势转化成为了产品优势、价格优势。接下来,我们将坚持打造有颜值、有产值、有价值的乡村产业,把富民惠民作为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崇明的乡村让城市更加向往,努力让崇明的村民生活更有奔头、收获更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明年即将举办的花博会对于上海探索区域转型包括生态发展模式有哪些参考和借鉴?

  李政:在筹办花博会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创新、人文、生态三个关键词做文章,努力为全市发展大局作贡献,为演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供崇明案例。

  第一,打造创新花博。举办花博会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从花博策展、招展到运营方案,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创新。比如,花博园核心区的整体设计是一个大写意的大地艺术构图,犹如一朵盛开的牡丹。比如,世纪馆的形状如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在蝴蝶的两个翅膀中,西馆用珍奇植物展示“真实的花”,东馆用多媒体艺术展示“心中的花”,采取虚、实结合方式生动演绎花博会主题。再比如,参展对象在历届引进各省市花协、专业花卉协会、花卉企业的基础上,本届花博会创设了知名企业冠名园、世界花艺名师园、上海国际友城园等。

  第二,打造人文花博。上海人民爱花护花、种花咏花,本届花博会注重展示花卉文化,汇聚国内外花卉新品种、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加强花卉人文交流,充分展示花卉的文化魅力。我们将组织开展市民花园方案征集,发动市民自行设计建设,展示家庭花卉园艺,推动花卉融入市民生活。我们正在开展“海上花岛”建设,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加快“花田、花溪、花路、花园、花村、花宅”建设,通过花博会实现以花会友、以花兴业、以花惠民,为上海的人文之城建设增添新内涵。

  第三,打造生态花博。崇明是生态之岛,是上海国际大都市重要的生态屏障,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太平洋西岸难得的净土”。在花博筹办工作中,创新提出了“崇尚自然生态、尊重田原机理、回归花博本原、严控亭台楼榭”的办博理念,全力打造一届无与伦比的花博会。我们正在大力实施“+生态”“生态+”发展战略,擦亮生态环境底色、做足生态发展成色,打造生态花博亮色,努力为上海“五个人人”建设注入更加丰富的生态内涵。

  我们相信,大保护造就大生态,大生态引领大未来,崇明有责任、有条件、有能力,承载创新绿色发展的新使命,实现高品质生活的新梦想,书写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为上海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崇明力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