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配置全球资源,引领打造功能高地——浦东“引领区”建设述评之三 2021-08-11 来源:解放日报
字号:

  今年7月的一天,浦东城市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三楼多功能厅迎来一批重要客人,在当天举办的2021陆家嘴全球资产管理高峰论坛上,9家国际资产管理机构正式签约落户陆家嘴金融城,标志着陆家嘴全球资产管理伙伴计划正式开启。

  8公里外的前滩世贸中心,同一天也举行了一场重要的签约仪式。3家国际组织与上海浦东世博管理局签约,将入驻前滩国际经济组织集聚区,这使得世博片区的国际经济组织数量跃升至13家。越来越有“国际范”的世博前滩,开启了国际经济组织集聚计划新的一页。

  一天之内,浦江东岸,两大重要资源战略布局开始显露锋芒。这还只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发布后,浦东为打造我国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发展和治理的功能高地所酝酿的开端。

  历经31年开发开放,此刻迈向引领区新征程的浦东,要做的不仅是上海参与全球价值链竞争的排头兵,更是中国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当仁不让的“引领者”。

  “六大行动”激发经济活力

  7月28日举行的这场陆家嘴全球资产管理高峰论坛上,来自美国、英国、瑞士、荷兰、韩国等国的50余家外资资管机构齐聚一堂。新加入的成员,则囊括了资管规模达1.5万亿美元的美国普徕仕、荷兰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荷全资管以及卢森堡最大的基金和企业服务提供商安拓达等知名机构。陆家嘴毋庸置疑地成为当下全球资管机构在中国最重要的集聚地。

  根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陆家嘴管理局公布的最新数据,目前已有13个国家和地区的76家国际知名资管机构在陆家嘴设立了106家外资资管公司,占比达全国总数90%以上。《意见》发布后不到2周就开启全球资管伙伴计划,可见金融城早已蓄势待发多时。而随着一系列为加快全球高能级资管机构集聚的举措走上快车道,陆家嘴到2025年建成全球资产管理中心核心区的目标,也指日可待。

  建设全球性平台、参与全球市场定价,一系列举措和目标都在传递同一个信号,“引领区”时代的浦东所要具备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已经不是此前的金融、贸易等范畴所能限定,而是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在开放和竞争并存的市场体系中,实现从资金、技术到信息、人才等多方面的资源优化配置。

  引领区中央文件发布后一周,《浦东新区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实施方案》随即出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功能引领六大行动计划”——全球营运商计划、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全球机构投资者集聚计划、产业数字化跃升计划、全球消费品牌集聚计划、国际经济组织集聚计划,正是浦东打造大平台、构建大通道、当好大跳板的第一步探索。

  不久前,位于外高桥保税区的维兰德金属(上海)有限公司收到一笔来自韩国企业的订单,对方要采购一批金属原材料。然而,在进行离岸贸易跨境付汇时,维兰德方面发现,上海公司无法完成这笔离岸业务,只能暂时交予新加坡分公司。

  眼看着企业重要订单就快“飞走”,上海自贸试验区保税区随即启动全球营运商计划,一支多部门组成的综合服务专班第一时间为企业会商,很快找到了突破口,指导企业将付汇银行转换为中资银行后成功打通了“堵点”。

  “六大计划”中先期启动的全球营运商计划始于去年12月,目的是通过7×24小时“永不掉线”的专业化服务,助推跨国公司在浦东的机构将运作范围从中国向亚太乃至全球拓展,从而培育一批面向全球、运作全球和配置全球的高能级功能总部。根据最新数据,首批41家培育企业今年上半年的业务规模,同比增长已超过40%。

  7月30日下午,全球营运商计划第六次领导小组会议在外高桥保税区举行。来自上海自贸区保税区管理局、外高桥集团、海关、公安、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的负责人齐聚一堂,讨论如何集中攻坚企业提出的诉求和问题。会议结束后,每一名组长都领到了一份“企业问题督办汇总表”,用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保税区管理局副局长陈彦峰的话来说,“浦东与企业一起出发的心,是真诚的!”

  金融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

  不同于31年前的开发开放,甚至不同于8年前我国首个自贸试验区的诞生,此刻浦东所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早已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国际形势。当世界经济步入经贸规则重构、全球数据跨境流动、数字贸易规则建立等新历史阶段时,以怎样的定位和姿态融入当下风云际会的国际市场,这是引领区必须给出的答案。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张兆安指出,资金、物流、技术、信息、人才,人们常说的“五流交汇”之于当下的浦东,正是建设全球资源配置功能高地的要素。要素集聚程度越高,可配置资源就越多,资源配置能力也越强,从而具备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能力。

  资源配置能力,是衡量开放的标尺,更是高水平开放的基石。而全球资源配置中心功能的核心,正是金融资源的配置。这一点,浦东有基础。

  13家金融要素市场和基础设施平台、1100家中外持牌金融机构集聚,浦东已然使上海成为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完备、交易最活跃、市场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对活跃于浦东的跨国企业来说,引领区金融基础设施和制度的完善,则是企业立足上海进行调配全球资源,加大投入做强企业总部功能的一根重要标尺。

  2011年在浦东设立地区总部的科思创集团,主营业务覆盖汽车与交通、建筑、家具与木材加工、电子、电气与家电等行业,是上海认证的第一家跨国公司全球总部。就在去年,企业将位于金桥的地区总部升级为集投资、管理、经营和研发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综合性地区总部,全新的亚太区创新中心、会计共享服务中心、IT中心、全球采购亚太中心等均位于其中,企业对投资中国、投资上海浦东的信心可见一斑。

  “完善金融市场、产品、机构、基础设施四大体系是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抓手,建设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是重点方向,最终目的是回归本源,更好地服务和引领实体经济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原副院长何建华说。这也是中央对引领区进一步加大金融开放力度的期许。

  即便是老牌国际金融中心伦敦,今天仍铆足劲推进欧洲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眼下,浦东引领区将率先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实施路径,构建以人民币资产全球配置为核心的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同时试点允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使用人民币参与科创板股票发行交易,在专业人士看来,这一系列在“近未来”就会实现的先行先试,将逐步补齐上海金融体系的要素短板。

  上海期货与衍生品研究院院长毕鹏日前接受采访时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上期所已上市20个期货品种和6个期权品种,覆盖能源、化工、金属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跃升为交易规模位居全球前列的交易所。但在同时,如果冷静地看待我国现有期货市场,在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从而提升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力、更好服务和引领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仍有显著的提升空间。

  引领区建设则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此次中央支持上海期货交易所探索建立场内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注册登记中心,开展期货保税仓单业务,将助推大宗商品市场实现期现联动均衡发展,从而有助于大宗商品的价格发现,这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毕鹏说。

  这一切的努力,最终都将向着提高“上海价格”和人民币定价的国际影响力前行。一场更深层次的变革,开篇已经奏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