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制造强区”迈向“研发担当” 把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重要抓手 2023-11-15 来源:解放日报
字号:

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园。 资料照片  .jpeg

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园。资料照片

  记者 黄勇娣 通讯员 王巧月

  多年坚持“制造强区”的金山区,而今正成为“研发担当”。根据近期市统计局发布的研发经费投入相关数据:2022年,金山全区研发投入总量39.58亿元,同比增长23.5%;研发投入强度为3.54%,比上年提高0.83个百分点,排名位居全市第八。

  近年来,金山区把大力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认定”“培育”两手抓,着力优化政策环境、加大支持力度、提升服务能力。

  聚焦高新企业育苗造林

  位于金山区张堰镇的上海柴孚机器人有限公司是一家自动化智能制造方案供应商。公司自主研发的高速高精焊接机器人运动峰值速度可达0.5米/秒,精度控制在5丝以内,灵活性更高,轨迹精度更精确,能够满足各种焊接需求。但是公司却在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过程中遇到了“卡点”。

  得知企业遇到问题,张堰镇工业园区协调税务、工商部门联合“问诊”,围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政策,为企业一站式规划商标、知识产权、研发费归集等科技品牌建设问题,帮助企业成功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并获得了金山区高新技术企业首次认定的奖励15万元。

  “真金白银”做实“育苗造林”文章。2023年,金山区对全区409家首次认定、复审等高新技术企业予以奖励,总金额达到5030万元,激励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

  同时,金山区打造“管家式”培育模式。比如,举办2023“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金山赛区活动,推荐全区261家企业参加市赛,49家企业获市创新资金立项,5家企业进入国赛。又如,开展科技政策培训会、微信推送政策等,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广覆盖的宣传培训,帮助企业全面系统地掌握各类科技项目认定以及研发投入费用归集相关要求。今年以来,全区开展16场科技政策“面对面”培训,“点对点”为51家企业提供政策辅导,同时发布“科小创讲政策”视频、开展“金山科创直播间”网络直播、推出“高企申报小课堂”等。

  鼓励攻关关键核心技术

  在150平方公里范围内制备1根头发丝厚度的膜层,同时保证膜层起伏小于1%,升翕光电的“G6.0线性蒸发源”项目在实际应用中做到了这一点。目前,G6.0线性蒸发源已覆盖国内主要的AMOLED产线,近三年项目产品累计实际销售额超9亿元。

  同样,上海凯莱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单抗原液生产建设项目,创立了一个特有的细胞扩增方法和糖型调控方法,解决了生物药某些糖分含量过高或过低,影响生物学活性的难题。

  近年来,金山区通过企业技改转型的方式,攻破“卡脖子”难题实现产业“借梯登高”。2019年以来,金山区立项区级技术改造项目39个,撬动企业投资近9亿元实施技术和产品迭代升级,企业借助科技赋能获得转型升级。

  前不久,中天科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耐黄变高透明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项目,荣获“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新材料产业展优秀产品奖”。很难想象,2018年前中天科盛还是一家传统的电镀和塑料生产企业,面临着传统化工产业能耗高、产出低、环境压力大的困局。2019年开始,企业投入近5000万元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和设备的技术改造,转型为先进新材料生产商。企业研发的国产替代产品突破了国际化工巨头的垄断。今年上半年,企业产值接近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9%,实现逆势飞扬。

  “我们以科技项目为抓手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予以明确,倒逼企业提高研发占比,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金山区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据悉,金山区即将出台的《金山区企业研发“双清零 双提升”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将梯度提升企业研发活力。比如,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条件之一,为企业研发费用占同期销售收入比例不低于3%—5%;科技小巨人企业和中小企业创新资金项目,要求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不低于5%等。

  为协同创新添火助力

  今年,科济药业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上海科济制药有限公司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CAR-T临床研究与治疗中心正式揭牌。以“前院后工厂”模式强强联合,将进一步加快金山区产医融合步伐,加速创新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转化。目前,金山区已经逐步形成了以细胞治疗为核心的特色产业集群,初步成为上海医药科技前沿学科产业化的“加速营”。

  上海湾区高新区的产业链合作奖励政策也将为协同创新添火助力。上海威可特汽车热交换器制造有限公司正在开发更具市场竞争优势的新设备,需要一种全新的超轻薄铝箔,向华峰铝业提出需求后,对方经过一段时间的研发,成功生产出了这种新材料。不仅如此,眼下,威可特正与清华大学等携手开展产学研合作,致力于加快热交换器“铝代铜”的进程,届时有望推动整个制冷行业的变革,大大提升国内企业的话语权。

  除了打通研发端和产业端壁垒,金山区还以产业园区和功能型平台建设为助手推动企业联合创新。今年,位于碳谷绿湾的上海市碳纤维复合材料平台能力建设重大项目——“碳纤维复合材料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其创新服务能力建设”正式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在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拉动方面,平台股东单位可以通过研究院平台相互协同,针对重大共性技术协同研发达成共识,共同投入、共同研发、技术分享、共同引领产业链发展。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支撑。金山区创新柔性引才机制,支持企业依托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以应用研究为主的实验室、众创空间(含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型孵化器)、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凡是企业联合高校或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用长效合作机制,符合条件的产学研成果转化项目经评审公示通过的给予20万元资助。同时,金山区还出台院士专家工作站和产业人才政策实施细则,2022年共支持15个人才团队创业和建设类项目、153个人才薪酬扶持。

  金山正积极构建“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平台构建+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圈。据了解,金山区域技术交易活跃度进一步增强,2022年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128%,创下历史新高;54个项目获得当年度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166个项目申请高转化项目扶持,扶持金额8431.8万元;到2022年底,共有109个企业和高校产学研合作项目获得金山区科委立项支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