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本市竞技体育发展新体系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2019-06-21 来源:市政府办公厅
字号:

  竞技体育发展水平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为进一步深化改革、融合创新,提升竞技体育战略优势,制定了《关于构建本市竞技体育发展新体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

  在党中央明确要求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全力备战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的大背景下,上海竞技体育发展处于重要的历史机遇期,同时也面临诸多瓶颈和挑战。亟需围绕奥运争光战略和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目标,构建更加开放、更加科学、更可持续、更高水平的上海竞技体育发展新体系;亟需以优化结构为重点,以创新驱动为关键,以人才强体为支撑,推动竞技体育集约化、科学化、社会化、职业化发展,提高竞技体育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二、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共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

  (一)明确总体要求

  基本原则。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坚持政府体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以运动员为中心,以教练员为首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走精兵之路。坚持科学训练,科技支撑。

  发展目标。围绕2025年上海基本建成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目标,形成具有领先性、时代性、开放性、国际性的都市型竞技体育发展格局。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具活力,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率先走出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上海道路。在参赛成绩、项目布局、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人才队伍建设、科技服务能力、创新职业体育发展等方面达成具体发展目标。

  (二)提升竞技体育综合竞争力。一是构建科学合理的项目布局。综合评估竞技体育项目发展潜力和价值,坚持突出重点、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原则,科学布局。二是加强运动员队伍建设。注重训练理念、方法和手段的研究和创新。对入选国家队的运动员实施重点跟踪、攻关和保障。加强运动队思想政治教育。三是提升教练员执教能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和较高执教水平的领军型教练员。建立一线教练员定期服务基层选材和指导训练工作机制。四是提高科技助力水平。打造国际一流的竞技体育科研中心。促进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和利用,提升科技在竞技体育发展中的贡献率。五是优化青少年业余训练体系。加快建设以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基础、各级体校为骨干、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为补充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六是构建具有上海特色的现代化竞赛体系。改革完善市运会竞赛办法,建立科学竞赛体系。七是弘扬竞技体育文化。大力宣传上海体育健儿拼搏、奋斗精神,推动运动项目文化建设。落实《反兴奋剂条例》,加大对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罚力度。

  (三)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一是实行开放办竞技体育。制定社会力量办训的激励政策和管理办法。二是切实推进体教结合。优化学校体育项目布局及培养体系,建立全市中小学课余训练“一条龙”育人体系。积极推进教练员岗位纳入学校专业技术岗位序列等政策改革。三是大力促进职业体育发展。推进足球等项目职业化发展,优化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优化完善“以奖代补”的政府资助方式。

  (四)加强政策保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多部门合作的竞技体育发展工作协调机制。二是加大投入力度。优化支出结构,加强重大赛事备战、训练基地建设、后备人才培养等经费保障。三是加强人才保障。把竞技体育优秀人才培养纳入全市人才发展战略,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人才引进政策。全面深化教练员职称制度改革,拓宽各类教练员上下流动的职业发展通道。完善优秀运动员引进办法。四是加强场地设施保障。优化完善市、区两级竞技体育场地设施布局规划。提升场地设施运营能力,提高场地设施使用效益。五是加强考核评价。建立年度考核与周期考核、输送人才与运动会备战、短期成绩与长期效益相结合的竞技体育综合评估体系。强化学校体育工作责任,把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纳入学校考评的重要指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