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的政策解读

  《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的政策解读

  1.《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是如何编制的?

  《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市级专项规划之一,由市知识产权局牵头,会同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编制而成,是落实《上海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纲要(2021-2035年)》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规划》编制得到市政府高度重视,于2020年底启动,经广泛调研、公众参与、征求意见、专家评估、合法性审查等程序,并全面衔接《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修改完善形成。

  2.《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有哪些总体考虑和突出的特点亮点?

  《规划》紧紧围绕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立足国际视野、国家部署和上海实际,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内激励创新、对外促进开放的重要作用。

  《规划》的主要特点和亮点有:

  一是瞄准一个目标。到2025年,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基本建成。

  二是聚焦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坚持在同等保护国内外知识产权的同时,着力提升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能力。

  三是建立三类保护载体。实现中国(上海)和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审查确权维权功能。支持设立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加快设立跨区域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机制。

  四是完善四条知识产权价值实现途径。针对质押、投资、保险、证券化四条知识产权价值实现途径,《规划》分别提出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分担机制;探索投贷联动、融资租赁等知识产权融资工具作用;支持知识产权保险金融产品创新。积极稳妥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开发等措施。

  五是依托五个重点区域。依托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促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张江科学城、G60科创走廊等重点区域长三角知识产权优势资源融合。

  六是建立完善六大服务平台。推进“一站式”知识产权政务服务平台、跨区域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发展;完善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国际运营(上海)平台、上海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培育商标品牌综合运营平台;打造知识产权大保护服务平台。

  七是重点研究制定七大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规则。在展会、电商等重点发展领域,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技术领域,传统文化、传统知识等新拓展领域,探索制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规则。尤其是数据知识产权保护,上海将承担国家知识产权局交给的探索研究和试点任务。

  八是推进八大国际化项目。发挥WIPO仲裁与调解上海中心功能;深化市政府与WIPO合作机制;推进专利、商标、著作权、地理标志等领域国际合作;持续打造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品牌;提升上海知识产权创新奖影响力和显示度;继续支持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建设;探索建立知识产权国际教育合作联盟;深入实施国际组织实习和轮训项目。

  九是聚焦九大产业。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和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等六大重大产业,建立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形成一批产业知识产权集群。

  十是在《上海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纲要(2021-2035年)》设定的十大发展指标之外,确定了“十大工程”。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工程、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建设工程、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建设工程、专利导航工程、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工程、知识产权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工程、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WIPO仲裁与调解上海中心建设工程、知识产权人才集聚与培训工程。

  3.“十三五”期间上海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有哪些?

  “十三五”期间,上海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创新改革,持续优化顶层设计,高标准推进引领型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基本建成亚太地区知识产权中心城市。知识产权领域改革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质量稳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强化,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大幅提升,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知识产权国际交流成果丰硕,知识产权人才不断汇聚。各项知识产权发展指标也大幅增长,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从“十二五”末的4.70万件、1.76万件增长至2020年的8.28万件、2.42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8.92件增长到60.21件,位居全国各省(市、区)第2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从1060件增长到3558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从54.84万件增长到173.74万件。作品版权年登记量从2.36万件增长到31.89万件,地理标志商标、地理标志产品、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等数量持续增长。

  4.《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是什么?

  《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制度型开放、数字化转型,在部市合作框架下,高标准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加快打造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为上海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强有力支撑。

  《规划》坚持改革引领,服务大局;需求导向,质量优先;严格保护,数字赋能;开放合作,融合发展等四项工作原则。

  《规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基本建成制度完备、体系健全、环境优越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5.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知识产权高水平保护是打造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的核心环节。《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对强化知识产权高水平保护提出哪些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并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更好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权利人合法权益,上海提出要打造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为实现这一目标,《规划》提出要从制度体系、保护体系、保护效能三方面持续推进。

  一是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严格执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探索完善大数据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重点实施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工程,探索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开展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试点。研究制定传统文化、传统知识等新拓展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政策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二是要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优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力度,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从而形成司法保护、行政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四轮驱动”的协同保护体系。重点提出建设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完善工程,深化知识产权仲裁调解工作,完善电商、展会纠纷调解机制。

  三是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能。优化知识产权保护功能机构布局,强化重点领域知识产权长效保护机制,完善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机制,健全知识产权信用监管体系。重点推进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构建设工程,建成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中心,中国奉贤(化妆品)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

  6.知识产权运用能实现知识产权经济社会价值,促进经济增长。为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益,《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提出哪些措施?

  《规划》将企业作为最重要的创新主体,通过提升运用水平、深化服务创新、优化服务体系、加强能力建设,提升创新主体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能力。

  一是要推动企业提高知识产权运用水平。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系统优化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指标体系和考核体系。推进专利导航工程,完善专利导航工作体系,深化专利导航运用模式,开展市级专利导航项目100个。推进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实施50个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建设30家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并加强对高价值知识产权的评奖表彰。

  二是要深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创新。优化知识产权金融发展政策和环境,并完善知识产权投资、知识产权保险、知识产权质押、知识产权证券化等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机制。

  三是要优化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深入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开展专利专项计划实施工程,加快布局建设一批知识产权运营综合服务基地、服务业集聚区和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推动组建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专业化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建设,引导“沉睡”专利向中小企业实施转移转化。

  四是要加强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建设。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加强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上海浦东)建设,支持在浦东设立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知识产权服务站,并新建商标品牌创新创业基地10个。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项目,鼓励军民知识产权双向转化。

  7.知识产权服务为激发创新活力增添新功能,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新效能,为促进创新转移转化提供新支撑。《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是如何强化知识产权服务供给的?

  《规划》针对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专业服务分别提出发展措施,实现知识产权服务的便利化、信息化、专业化。

  一是要提升知识产权政务服务效能。有效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提升知识产权政务服务便利化程度。实施知识产权政务服务数字化工程,推动知识产权业务集中受理,推进本市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

  二是要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研究制定上海市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优化服务布局。推进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一方面,依托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上海市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等推进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主干网节点建设。另一方面通过优化上海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布局,提升国家和本市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有序发展,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建设。

  三是规范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创新知识产权服务方式,充分运用智能化手段,拓展服务内容和领域,提高服务水平,打造知识产权服务品牌。

  8.知识产权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体系,《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提出哪些措施来优化知识产权发展生态体系?

  一是要深化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交流。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导下,参与与CPTPP和RCEP协定成员国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和协同对接。深化市政府与WIPO交流合作,推动签署新一轮合作谅解备忘录。支持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建设,探索建立知识产权国际教育合作联盟。积极申办承办国际知识产权高端研讨会和培训班,深化实施国际组织实习和轮训项目。重点开展WIPO仲裁与调解上海中心建设工程,支持中心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并加快业务拓展。

  二是要促进长三角知识产权一体化发展。实施《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一体化发展框架协议书》2.0版,强化长三角知识产权协同发展机制。推动知识产权创新政策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国家战略区域先行先试。在张江科学城、G60科创走廊等重点区域,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协作和服务管理资源共享。

  三是加快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推动知识产权人才集聚和培训工程,围绕知识产权服务全链条引才招智,构建知识产权人才培训与培养体系。重点加大知识产权引才力度,拓展引才渠道,更大力度吸引和集聚知识产权领军人才、专业人才、青年英才。构建新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逐步构建起高端人才、企业人才、服务人才、管理和执法人才等四类人才培养体系。

  四是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加强知识产权宣传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媒体的传播作用,打造知识产权文化宣传品牌。丰富知识产权对外宣传形式,畅通对外交流渠道,讲好知识产权“上海故事”。引导社会力量开展知识产权公益宣传,形成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氛围。

  9.如何保障《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的实施呢?

  《规划》从组织领导、财政保障、考核评估三个角度来保障实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要积极争取国家对上海知识产权工作的支持指导,强化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统筹功能。各区、各部门要围绕规划确定区域和系统工作目标和任务。相关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要主动作为,发挥作用。二是加强投入保障。财政部门要统筹安排资金。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知识产权运用。三是加强考核评估。实行动态监测和定期评估机制,设置关键指标跟踪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机制,对规划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工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