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03年-2005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3-08-28

字号:

沪府发〔2003〕59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03年-200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二○○三年八月二十八日

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03年-2005年)


建设健康城市,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世纪80年代面对城市化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挑战而倡导的一项全球性行动战略,旨在建设一个不断开发、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能够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互相支持的城市。

当前,上海正朝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宏伟目标迈进。我们不仅要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也要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健康、环境健康和人群健康。因此,建设健康城市十分重要,这也是新时期上海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市民素质、塑造城市精神的重要举措。在市各有关部门制定的近期或远期发展计划中,有许多内容与WHO关于健康城市的指标相关,也与市民的健康密切相关,这为上海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根据WHO关于健康城市的标准和指标系列,结合实际,特制订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03年-2005年)。

一、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抓住举办世博会、大力培育城市精神的机遇,把建设健康城市作为新时期本市爱国卫生运动的主题,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市民健康素质为目标,以开展各种健康促进活动为载体,以干预和控制影响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规范公共卫生行为、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为重点,努力促进社会健康、环境健康、人群健康,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实施原则

1、坚持双向推进,条块结合。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要将既定工作与建设健康城市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工作机制,有关职能部门与各区县要相互协同,形成合力。

2、坚持贴近社区,市民参与。建设健康城市的重心在基层、在社区,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积极参与;要把政府组织化为群众自觉,使广大市民既成为受益主体,也成为行动主体。

3、坚持宣传倡导,法治监督。建设健康城市既是一项群众性的活动,也是政府的重要工作。要广泛开展宣传,形成全社会共建健康城市的氛围。同时,要加强执法监督,确保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并逐步完善市民文明行为规范。

二、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总体目标

显著提高本市生态环境、市容环境和居住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到2005年,努力使上海各项生态环境指标和总体环境质量处于全国大城市先进水平,进一步提高市民的身体健康水平。

(二)主要任务

以全面提高市民健康水平为中心,组织社会各界和全体市民广泛参与,从而支持和推进各相关部门共同完成8项目标任务。

1、营造健康环境

全市大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主要污染物指标基本达到发达国家同类城市90年代水平,可吸入颗粒物指标达到国内大城市先进水平,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和优于二级的天数稳定在全年天数的85%以上。中心城区河道基本消除黑臭,郊区主要河道实现“面清、岸洁、有绿、畅流、水净”,全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70%以上。全面完成内环线500米半径公共绿地服务网络,基本建成以“环、楔、廊、园、林”为特征的绿化布局框架。创建一批星级公园、景观道路、优美绿化景点,使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人均公共绿地达11平方米;郊区新增林地66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0%。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7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郊区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4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进一步扩大景观道路和景观区域管理范围,逐步消除白天与夜间、主干道与中小道路、中心城区与郊区的差异。新建商品房居住小区公共区域的专业保洁率达到100%,其他类型居住小区的专业保洁率达到60%,使全市居住小区环境更加优美,居住质量更加提高,服务水平更加优质。

2、提供健康食品

开展食品放心工程,强化食品生产和流通管理。建成一个现代化生猪屠宰加工厂,撤销不符合国家标准屠宰场20家,对近郊8家较大的屠宰场进行全面整治;郊区化肥、农药使用量降低到合理水平,农田化肥亩均年施用量减少15%,农田农药亩均使用量减少20%;严格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食用农产品安全检测合格率达到85%以上,禁止检测不合格食用农产品进入市场,对粮油、蔬菜、肉类、豆制品安全检测做到基本覆盖;中心城区供水水质全面达标,新城及中心镇水厂水质基本达标,优化供水资源配置,归并乡镇水厂30座,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9%。

3、追求健康生活

改变市民不良饮食习惯,提高市民合理营养知识知晓率,推进社区公共营养服务,改善居民的营养状况。全市实行烟草有限制销售,推进公共场所禁烟工作;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吸烟,遏制青少年吸烟率上升势头;建立30%无烟学校、50%无烟医疗机构和500家无烟企业。市民心理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达到40%,在校学生心理保健知识知晓率达到50%;遏制学生心理行为问题上升趋势,实施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引导市民从我做起,告别不卫生习惯、杜绝不卫生行为,自觉做到不随地吐痰,不吃不洁食品,饭前便后用流动水洗手,劝阻他人不卫生行为。普及免疫接种知识,根据传染病流行趋势有计划地免疫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4、倡导健康婚育

全市各社区100%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服务站,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等家庭计划指导和服务。其中,80%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服务站达到规范化标准,部分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抓手,倡导健康文明的婚育观念,做好生殖保健综合服务,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学校学生青春期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3%。提倡健康、负责任的性行为,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0%,降低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孕产妇保健知识普及率达到90%,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降至15/10万以下和6‰以下,母乳喂养率达到85%。

5、普及健康锻炼

积极推进全民健身活动,构建以运动设施、团队组织、体质监测和信息咨询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健身服务保障体系。完善社区健身设施,使所有街道和50%以上的乡镇拥有健身苑,三分之二以上的居(村)委拥有健身点;加快群众体育场所的建设,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加快上海全民健身科学化进程,50%以上的街道和20%以上的乡镇设立市民健康体质监测站。让每个市民都喜爱、学会和参与一项体育活动,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达到全市人口数的45%。

6、建设健康校园

建立学校健康促进委员会,保健教师与医务人员职业培训达到100%,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达到100%。学校食堂卫生等级评比B级以上达到97%,控制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学生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100%,做好常见病和突发病的预防保健工作。开展心理咨询的学校达到94%。建立校内控烟的规章制度和措施。学校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推行“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建成2-3个“上海市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区”,力争80%的学校建成“健康校园”。

7、发展健康社区

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继续推进国家卫生区、国家卫生镇的创建活动,在力争建成80%的国家卫生区和20%的国家卫生镇以及巩固灭鼠、灭蟑、灭蝇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建设“健康城区”和“健康社区”,重点抓好以加强健康管理、营造健康环境、完善健康设施、发展健康服务、拥有健康人群、普及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健康社区”工作。组织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积极参与,进一步改善城乡健康环境,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全市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8、创建精神文明

继续广泛深入开展文明小区、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和文明城区等创建活动,全市三分之二的小区建成文明小区,四分之一的村建成市文明村,三分之一的镇建成市文明镇,社区基本建成文明社区,并建成100个市和区级文明示范标志区域。把创建活动与建设健康城市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创建工作中健康教育、健康服务、健康管理内容的含量,促进上海两个文明建设。

三、重点推进的活动

为使建设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的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有关职能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做好指导、服务、督查等工作。同时,还需组织开展重点推进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和配合。

(一)“保护母亲河”活动

主题是:爱我母亲河·水让城市更美丽。

主要内容是:加强水污染防治,依法保护水环境;从我做起,让母亲河清洁起来;人人参与护河,使上海的水更清。

(二)“清洁空气”活动

主要内容是:以街道、乡镇为工作平台,推行“基本无燃煤区”的创建活动,对主要燃煤设施及对居民影响明显的设施,重点推行清洁能源替代。建立机动车尾气污染监督的公众参与机制,由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实施有奖举报。

(三)“爱绿护绿”活动

目标是:倡导市民人人爱绿护绿,让绿化为市民健康提供清新自然的大环境,让公园绿地成为市民健康锻炼的重要场所,让绿化活动成为市民文明生活、健康生活的一种方式。

主要内容是:倡导市民做到“六个一”:每天欣赏一眼绿色景观,每月游玩一次公园绿地,每年参加一次义务植树活动,每户拥有一盆花草树木,每人认识一种园林植物,每家学会一门花艺(插花、盆景、押花)。同时,广泛开展创建“园林式居住小区”、“绿化合格小区”、“花园单位”、“绿色家庭”活动,使绿色与健康同行。

(四)“人人动手、清洁城市、美化环境”活动

主题是:人人关注市容环境,人人维护市容环境,人人美化市容环境。

主要内容是:倡导市民积极参加清洁社区和市容的环境打扫活动,参加“让世界清洁起来”的各项志愿者活动,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对市容环境的质量评价活动。

(五)“健康身心”活动

宗旨是:改善居民的营养状况,控制吸烟等疾病危险因素,提高市民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遏制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上升的趋势,提高人群免疫水平,促进市民身心健康。

主要内容是:倡导市民参加“健康行为”大讨论等五项活动;社区组织开展“健康行为”模范家庭评比等四项活动;学校组织开展“找找身边的不健康行为”等三项活动。

(六)“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

主题是:树立正确婚育观念,遵守人口计生政策法规,享有优质生殖保健服务,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主要内容是:广泛开展媒体宣传,设立公益性广告牌,建立传播网络;为每个家庭、居民楼组、居委(村委)、街道(乡镇)提供各类宣传资料和设施,使不同人群都能接受有针对性的咨询指导和服务。

(七)“人人运动”活动

主题是:每人学会一项运动,每人喜爱一项运动,每人参与一项运动。

主要内容是:倡导市民做到“六个一”:参加一个体育组织,学会一项基本的锻炼身体方法,参与一次社区体育比赛,现场观看一次体育竞赛,每周有一次体育锻炼,每年接受一次健康体质测试。

(八)“健康校园”活动

目标是:学校教育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健康水平,使80%的各级各类学校达到“健康校园”标准。

主要内容是:制订融知识、技能、体质、习惯等健康要素于一体的健康系统评价指标,采取学生结合家庭、学校结合社会的方式,开展健康少年、健康青年等评比活动,建立全市范围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数据库。

(九)“让虫害远离生活”活动

目标是:努力营造“除害灭病、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氛围,将虫害密度控制在不足以危害人类健康的程度,让虫害远离市民生活,控制虫媒疾病的发生。

主要内容是:发动社会各界和市民每年参与大型宣传活动、环境整治活动、消灭虫害活动、相关部门专项联手活动和市民巡访活动,强化人人动手除害意识。

(十)“健康家园”活动

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基础开展这项活动。

任务是:组织基层健康教育队伍,深入社区和家庭,普及健康知识和科学健身理念,积极开展健康指导和服务等工作。

主要内容是“八个一”:一个活动组织,一支志愿者队伍,一块固定宣传阵地,一项社区健教活动,一本家庭健康指导手册,一份家庭月刊宣传资料,一次健康家庭评比,一年健康家园成果总结展示。

(十一)“三讲一树”活动(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

落实中央文明委、全国爱卫会的要求,以培养市民的科学文明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行为规范为重点,加强舆论宣传,通过新闻媒体,就“管好你的口,管好你的手”开设专题栏目,弘扬科学、文明、卫生的新风尚,鞭挞不文明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运用户外广告的形式,在人群集聚的公共场所进行广泛宣传;以社区学校、社区文化中心、新民茶室、小区文化活动室等为载体,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积极开展“小手牵大手”等社区志愿者活动,共同倡导文明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四、政策和保障措施

1、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建设健康城市涉及社会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政府要把建设健康城市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列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思路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要求,切实加强领导,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要高度重视本计划的启动和实施,主要领导要主动关心,确保人、财、物的投入。

2、各负其责,团结协作

各职能部门尤其是在本计划中承担具体指标任务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组织好各项任务的落实,从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予以保证和支持。相关职能部门要从全局出发,对实施本计划予以积极支持、配合。各条各块要抓紧各个环节的工作启动,抓好试点,总结经验,讲求实效。

3、政策推进,法制保障

健康城市的各项建设和管理都必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办事。各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关的支持性政策,作为实施本计划的制度保障;要进一步落实执法责任,推进综合执法和专业管理的有机结合;要建立有效的内外监督机制,加大依法监管力度;要加快相关立法调研,提高法治水平。同时,探索将健康城市建设中的责任、义务加以规范化,促进市民成为健康城市建设的主体,实现权利和义务对等。

4、广泛宣传,弘扬新风

要围绕上海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结合2010年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结合落实《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和培育新时代上海城市精神,加大宣传发动和舆论监督力度,树立典范,弘扬新风。要充分发挥各新闻媒体的特点和优势,积极配合健康城市建设每一阶段的工作,开展各项公益宣传、知识普及、新闻报道和专题讨论,突出重点,优化选题。要通过广泛宣传,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建设健康城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未来三年的行动目标,增强对建设健康城市发展前景的信心。

5、全民参与,营造氛围

各地区、各部门要以社区为载体,通过组织各类全民性的活动,使建设健康城市的理念深入社区、深入人心。要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把全面提高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和市民参与程度作为建设健康城市运作机制的重要内容。要在实践中逐步建立集示范、激励和警示、监督于一体,单位、市民的自主、自治、自律与政府的引导、管理、推动相结合的社会参与机制。要将健康城市建设与重大环境纪念日、疾病预防日、一年一度的“爱国卫生月”和“使世界清洁起来”等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市民群众参与各项公益活动,营造从我做起的社会氛围。

6、完善网络,培养队伍

要充分利用和积极扶持各类城市卫生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市民巡访团的作用,以群众教育群众的方式,推动更多的市民关心城市的公共卫生状况和环境状况,并从自身做起,努力改变影响城市健康的不利因素。要加强各级爱卫机构的组织建设、网络建设和队伍建设。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要加大对社区公益卫生服务的投入,扶持社区公益卫生保洁服务社的发展,不断开发其市场综合服务功能。

7、依托科技,借助市场

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在健康城市的硬件建设和软件管理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推进具体项目的建设和管理。要把依托科技、借助市场作为建设健康城市的重要操作原则,努力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8、沟通信息,促进交流

要认真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具体方法,开展各种交流活动;拓宽国际合作领域,积极争取WHO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指导,同世界各国健康城市建立广泛、友好的联系,努力提升本市建设健康城市的国际化程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国内外健康城市的信息资源,提高建设健康城市工作的效率。

五、实施步骤

本计划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03年,下达计划,广泛宣传,建立工作网络,抓好试点。在市政府领导下,建立“建设健康城市联席会议制度”,具体工作由市爱卫会牵头,市文明办和市卫生、建设、农业、商业、教育、体育、宣传等部门参加,统筹协调,齐心协力,抓好计划的实施。

第二阶段:2004年,全面推进建设健康城市工作,对照建设健康城市行动计划指标,针对薄弱环节,抓住突出问题,研究并实施解决,把各项工作全面引向深入。

第三阶段:2005年,抓各项计划指标的完成,并进行科学的监督评估,扩大建设健康城市行动计划指标效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探索健康城市指标体系,为在更高层面上开展新一轮建设健康城市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六、评估工作

组建“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技术指导组”,负责实施中的技术指导和制订监测评估体系,运用措施评价和效果评价,对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年度评估和终末评估。同时,负责在计划实施中进行有关标准化、规范化的技术指导。

 

 

分享:
  •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