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沪上专家学者热议网约车新政 管理“野蛮增长”坚持“公交优先”

发布日期:2016-12-22

字号:

  12月21日下午,备受关注的沪版《网约车经营服务管理若干规定》正式颁布并开始实施。一同颁布的,还有《关于本市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规范本市私人小客车合乘出行的实施意见》两个文件。

  与先前公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正式落地的细则仍明确网约车“应在上海市注册登记”且“驾驶员应为本市户籍”。但结合征集到的1417条有效反馈意见,三个文件也做出了一定的调整和修改(见图)。

  势在必行

  道路矛盾日益突出

  申城网约车管理实施细则正式落地后,再度引发社会热议。不少专家和学者在接受新民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作为人口规模超过2400万的超大型城市,城市道路交通容量有限,要想解决交通问题尤其是交通拥堵难题、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唯一的出路;而个性化交通的发展,必须与城市的道路交通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等因素相适应。

  据上海交通港航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介绍,近几年上海小汽车以平均每年12%的速度递增,但道路长度年均增长速度仅为1.7%,道路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按照道路交通设施的运行拥堵规律,设定全网快速路系统的极限拥堵比例约为20%,地面主次干道临界车速约为15公里/小时,预测中心城车辆的极限使用量为250万辆。中心城道路设施规模基本在2020年到达峰值,可以认为中心城小汽车容量已基本饱和。

  起初,网约车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为民众提供了便捷、价廉的乘车服务,但随后因定位不明确使其得到了“野蛮式增长”。目前,上海主要打车软件平台上注册的车辆数达到了90万,实际接单车辆约15-20万辆/日。网约车的大量涌入给上海约每天新增加交通量250万车公里,且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及近郊区,约占该区域道路交通出行量的2-3%,这对原本就压力重重的上海交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道路承载力非常有限的条件下,对上海这一超大型城市来说,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势在必行。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出租汽车(主要包括巡游车和网约车等)是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交通的补充;明确坚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适度发展出租汽车的基本思路。上海应综合考虑城市人口、经济、道路承载力、环境容量等因素,确定合理的网约车发展规模。

  国际共识

  多种做法一个目的

  据了解,国际主要城市近年来陆续提出了公共交通优先、绿色和低碳交通、交通可持续发展等的交通发展理念,东京、伦敦、纽约、新加坡等城市基本通过完善公交基础设施、公交补贴政策以及票价优惠政策等实施公交优先战略。

  在公交基础设施方面,伦敦主要采取了扩大公交网络覆盖面,设置公交专用道,交叉口设置公交优先信号,在城区外围的重点枢纽站点建立P+R停车区等措施。巴黎设置了公交专用道,设置交叉口公交优先信号,“停车—换乘”(P+R)计划,也采取了轨道交通车站配建自行车停车场等措施。新加坡设置了全天巴士专用道和高峰时段巴士专用道,部分公交车辆停靠站附近路段上实施让路于巴士的交通管理机制,同时实行巴士信号优先策略,电子站牌等。

  公交补贴政策方面,东京主要通过前期基建投入、后期公交企业经营免税等阶段性差异化补贴、公司员工交通补贴福利制度等措施,实现公交盈利。伦敦则通过私有化改革消除公交企业的经营性亏损,依据群体、时间、区域采取分类补贴,偏僻线路补贴和经营权挂钩等措施。纽约主要采取了公交运营费用的70%由财政补贴供给等措施。

  票价优惠政策方面,在东京,除普通票外,可根据出行需求购买回数券、定期券、一日票等。在纽约,分为地铁、巴士、特快巴士三种票种;推出适用于地铁与公共汽车之间的磁卡票证、无限卡;弱势群体和儿童有优惠。

  资源有限

  客运效率决定方式

  “网约车效用不能和公交相比,无法真正缓解交通拥堵,尽管对于刚性用车需求的人来说,效用是提高的。”本市知名交通问题专家徐康明认为,道路资源总是有限的,明智的策略是将有限的道路资源优先分配给公共交通。他表示,结合国际经验,上海交通发展应提高站位,对标国际,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积极采取措施,提升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

  事实上,在世界任何一个特大型城市中,出租车(包括巡游车和网约车)都不可能成为城市的主要客运方式,这是由其客运效率所决定的。以上海为例,目前市中心城道路的交通客运量中,小客车和出租车用75%的道路资源承担了40%的客运需求,而地面公交用3%的道路资源承担了35%的客运需求,换句话说,就是每增加一个人舍弃公交车改乘出租车,就要多占用近20倍的道路资源。因此,网约车数量绝不是越多越好,发展规模供大于求以后,不仅会浪费车辆、道路和劳动力资源,还会空耗政府在公共交通建设方面的投入。

  至于管理细则正式实施后、网约车数量减少会影响市民出行的担忧,市交通委回应称,本市一贯坚持综合交通发展和公交优先战略,鼓励市民选择大容量、集约化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上海的公共交通基本可满足公众交通出行的需求。目前上海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基础、轮渡为补充的公共交通体系已基本形成,中心城公共交通占居民出行方式的比重已由2010年的47.2%增至52.6%。截至今年上半年,轨道交通里程(含磁悬浮)达到617.53公里,中心城600米半径覆盖率为38%;地面公交线路1437条(其中,最后一公里195条),中心城500米站点密度达到91%,公交专用道里程为312公里,平均运行速度达到15.5公里/小时,86.4%的轨道交通站点100米范围内布设了地面公交站点和线路。而正在建设中的延安路中运量工程是提升地面公交吸引力的重点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附近居民的出行速度,且起到一定的示范效果,带动中运量的进一步发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