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问答实录(2021年4月27日) 2021-04-28 来源:市政府新闻办
字号:

  人民日报:在上海“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有不少涉及知识产权工作的具体部署,其中提到高价值发明专利的发展目标,能否具体介绍一下,在提升知识产权工作高质量发展方面,上海接下来会有哪些措施和考虑?

  陈群: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在本市《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强化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是作为一个重要工作导向。包括你提到的将“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列入主要指标,替换了“十三五”期间的“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以及“十四五”规划中有关全面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知识产权运营、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供给等方面一系列部署,也都体现了以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下阶段,我们将按照本市“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有关部署,进一步推动提升全市知识产权发展质量。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我们将在年内启动实施《上海市知识产权强市战略纲要(2021—2035)》,高起点规划本市知识产权中长期发展目标、任务和项目。同时,将持续完善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制定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知识产权扶持政策,重点加大对转化运用、行政保护和公共服务的支持,并将进一步研究完善评价考核体系,严格规范专利申请和商标注册行为,推动知识产权工作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

  二是深化机制创新。持续优化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体系,强化行政执法和司法衔接、行政调解司法确认、信用监管、维权援助、海外纠纷应对等机制。持续推进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和金融创新,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等改革试点,努力将上海打造成知识产权价值实现的一片热土。

  三是优化服务供给。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筹建中国(上海)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发挥WIPO仲裁与调解上海中心功能,推动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强化“一站式”“一窗办”综合服务,拓展各类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功能,助力区域、产业、企业创新发展。

  解放日报:《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已于3月1日正式施行,能否介绍一下条例推进落实的具体情况?下一步上海在建设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方面,有什么规划和举措?

  芮文彪:《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是本市首部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性地方法规。《条例》是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建设科创中心、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化化的战略选择。

  今天上午的市知识产权联席会会议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会议专门就《条例》作了解读,接下来,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制度设计,加快制定《条例》配套政策,聚焦强化创新主体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健全知识产权评议、预警、维权、信用监管等方面形成更有针对性的制度设计。

  二是发挥司法保护主导作用。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强化民事司法保护,正确运用法定赔偿,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推进知识产权检察职能统一履行试点工作,探索开展知识产权领域公益诉讼。加大知识产权犯罪刑事打击力度。

  三是健全行政保护体系。持续部署开展“铁拳”“剑网”“昆仑”“蓝天”“龙腾”等专项活动,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完善案件移送标准、流程和处理规则,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机制。加强长三角地区和京津冀沪等十二省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

  四是提升综合治理效能。优化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培育和发展仲裁机构、调解组织和公证机构。鼓励各类行业组织加强知识产权自律管理,制定知识产权保护公约。加快建设中国(上海)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研究加强新业态新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商业秘密保护,跨境跨领域的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则,来打造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在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方面,知识产权保护也是一个重要指标,请问上海海关在这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另外,今年海关知识产权保护聚焦哪些重点工作?

  张翼:知识产权的海关保护也是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上海海关坚持打击侵权和创新并重,不断加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持续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是部署专项行动,保持进出口环节打击侵权高压态势。近年来,上海海关陆续开展了“龙腾”“蓝网”“净网”以及“进博会保护”等一系列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渠道的侵权行为实施打击。2020年,上海海关在进出口环节共查获侵权商品1.7万余批次,同比增长23.7%,连续3年位列全国海关首位;查获侵权商品430万余件,同比增长22.5%。

  二是汇聚执法优势,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全链条综合治理。着力推进长三角区域海关执法合作,严防口岸侵权漂移,助力区域一体化有序发展;深化与公安部门行刑衔接,实现查获一批侵权货物,捣毁一批制假窝点的溯源式深度打击,2020年,累计向公安部门通报涉嫌刑事犯罪侵权案件线索19批次,移送假冒口罩、假药等案件5起;加强与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版权局等单位的执法联动,实现打击侵权的全链条综合治理;积极参与和国外海关以及国际执法机构之间的双边及多边执法合作,构建打击跨境侵权违法活动的国际网络,维护公平有序的国际贸易秩序。

  三是着力精准帮扶,拓展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执法服务内涵。坚持“打防并举” “打促并重”,创立“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塑机制”,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与帮助权利人构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相结合,鼓励支持国内外企业创新发展;探索与黄浦、青浦、虹口等区开展知识产权重点企业联合培塑,为国内企业自主品牌走向世界提供服务。2020年,上海地区新增知识产权海关备案523件,同比增长70%,新增权利人106个,连续两年保持高速递增。

  今年,上海海关将围绕上海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定位,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以“推进全链条综合治理”为目标,更有力打击进出口环节侵权违法行为。继续重拳出击,大力开展“龙腾”等专项执法行动,重点加大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侵权假冒多发的重点领域和渠道的整治力度,通过进一步强化跨区域、跨部门执法合作,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的综合治理工作格局。

  二是以“深化智慧海关建设”为依托,提升整体执法效能。深挖大数据应用潜能,依托上海海关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逐步构建“识别准确、反应敏捷、监管严密、查缉有效”的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工作机制,提升海关打击侵权精准度;大力推进“互联网+”建设,综合应用新一代知识产权海关执法系统,提升案件办理效能。

  三是以“激发更大创新活力”为导向,积极做好具备创新优势企业的培塑与帮扶。进一步加大对高科技、新业态等重点领域的保护扶持力度,联合市政府相关部门,通过政策引导、维权指导、精准施策,着力提升对区域内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能级,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今年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件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芮文彪:在今天上午刚刚结束的上海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上,我们公布了今年的十大典型案例。今年上榜的十大典型案例内容覆盖了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奥林匹克标志等领域,涉及民事、刑事和行政执法案件。我主要介绍一下这十大案件下面三方面的特点。

  一是社会影响大,体现了对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如,在李海鹏等9人侵犯著作权罪案中,被告人生产销售的“乐拼”拼装积木仿冒“乐高”拼装积木,涉案金额高达3.3亿元,该案主犯以侵犯著作权罪获刑6年并处罚金9000万元。西门子公司诉深圳绿米公司、上海吉妍公司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案中,法院适用“全面赔偿原则”,判决被告停止侵权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600万元,有力保护了权利人的经济利益。陈树根等假冒注册商标罪案中,市公安局在浙江警方的大力配合下,先后组织130余名警力开展集中打击行动,成功捣毁了假冒口罩的生产销售窝点。

  上海漫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权案中,市文化和旅游局执法总队及时查处侵犯日本熊本县“熊本熊”著作权行为,体现了上海执法机关对外国权利人知识产权的同等保护。此外,上海卢欧国际贸易公司等恶意抢注“火神山”“雷神山”商标系列案的查处,及时回应了社会关切,向社会传递了正确的商标注册理念和规则。

  二是案件类型新,体现了监管和办案方式的创新。如,上海优家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案是本市首例专利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案件。以该案为突破,市高级人民法院与市知识产权局共同出台了有关推进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试点工作的实施办法。上海沪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擅自开展专利代理业务案,是《专利代理条例》正式实施以来本市查处的首例未经许可从事专利代理活动的行政处罚案件。

  汇张思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侵犯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案,体现了对特殊标志权利的保护。同时,在有关案件办理中,相关执法部门有效运用行刑衔接“双向通报”机制,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了对侵权违法行为更精准、更有力的打击。

  三是指导力度大,体现了典型案件的示范作用。如,西门子公司诉深圳绿米公司、上海吉妍公司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案中,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对专利案件损害赔偿金额的计算进行了精细化探索,确定了外观设计专利对产品的贡献度,对探索损害赔偿方式、提高侵权违法成本具有指导意义。陆斌等侵犯商业秘密罪案中,检察机关围绕秘密措施引导取证,依据商业经营模式和获益模式以侵权人实际获得的分成来计算违法所得等经验和规则,对后续办理商业秘密案件的证明和审查提供可借鉴经验。

  界面·财联社:能否介绍一下市场监管局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执法重点是哪些,做了哪些工作?

  彭文皓: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知识产权执法“铁拳”专项行动,围绕重点商品、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进行重点监管和专项整治,对侵权假冒商品的生产、流通形成全链条打击。2020年办结知识产权执法案件2555件,涉案金额6264万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58件。围绕知识产权执法,市市场监管局构建“齐抓共管、多措并举”的工作格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执法重点更突出。开展 “铁拳”行动,针对抗疫防护用品、农村食品、儿童用品等重点商品,严查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等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共查办案件636件,占比约25%。从疫情开始到今年3月,累计查获问题口罩170余万只,查获问题消毒液、防护服等其他防护用品5万件。同时加强对各类批发市场、交易市场、农村市场等重点市场的监管整治,共查办案件405件,占比约16%。

  在外商投资领域,坚持“严保护”“同保护”执法理念,对商标侵权、假冒专利等违法行为加大惩治力度,查办涉及外资品牌侵权案件1025件,占比约40%。

  为了推动知识产权线上和线下同步保护,市场监管部门在电子商务领域,实行“线上排查、源头追溯、协同查处”。例如,机场分局执法人员在网络线索排查中发现,某化妆品公司在电商平台上销售标注了未生效或已被终止专利的面膜商品。于是从线上销售商品开始调查,追踪到线下销售的四批次涉案商品同样存在假冒专利行为,全部予以查处。

  二是执法效果更显著。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坚持开展“全科式”综合执法检查,发现一起、全面清查,办成了系列案、示范案。去年8月,我局查处销售与“乐高”相近似玩具的系列违法案件7起,丹麦驻沪使领馆寄来感谢信,乐高集团专程来访致谢并希望加强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去年,松江区市场监管局对某农业公司开展综合执法,根据其无证分装大米、虚假标注生产企业、擅自标注“绿色食品”证明商标及“松江大米”地理标志等违法事实,对其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冒用质量标志、无证生产食品和虚假标识等多个违法行为进行综合裁量处罚。该案涉及知识产权、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查办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维护了上海本地品牌形象。

  三是执法协同更紧密。一方面是加强长三角跨区域执法协作,长三角一市三省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印发《长三角地区市场监管联动执法实施办法》,完善执法协作机制,实施“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断链条、追流向”的全链条打击模式。比如,2020年8月,在沪苏浙三地市场监管部门、公安部门联动执法行动基础上,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执法总队对涉嫌销售侵犯“博世BOSCH”注册商标专用权蓄电池的1家生产企业、2家侵权造假企业、2家侵权商标印制企业和29家售假企业,共计34家违法当事人依法予以处理。权利人博世公司对执法部门的行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进一步增长了在华持续投资的信心。

  另一方面是加强行政与司法保护协作,市市场监管局与市公安局签订加强行刑衔接工作合作意见:今年1月,市局执法总队发现涉嫌假冒“大胜”N95口罩1384箱,共计55万余只,徐汇区市场监管局发现一起通过微信销售涉嫌假冒“3M”口罩案件,公安部门均通过进一步侦查将外地上游制假售假犯罪团伙全部抓捕归案。今年,市市场监管局还将与市知识产权局、市文化旅游局、市公安局、市检察院等,积极探索建立知识产权领域执法协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健全衔接工作机制、形成执法保护合力。

  人民网:今年3月新施行的《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对警方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工作有什么推动作用?

  蔡田:3月1日开始实施的条例,为公安部门加强知识产权的刑事保护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撑,主要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明确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案件“双向移送”标准,畅通移送渠道,提升了公安机关刑事打击的辐射广度和打击准度;二是进一步完善了警方与知识产权管理、执法部门间的联动工作模式,对于同时涉嫌刑事犯罪和行政违法的案件,明确了先期协商、联合办案等工作机制,提升了打防合力;三是推动社会参与,优化保护环境。条例对于定期发布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开展法治宣传等方面进行了规定,进一步凝聚了社会力量,提升法治宣传效果。

  这些工作也为我们警方防范和打击涉知识产权的刑事犯罪,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有利条件。

  文汇报:上海市设立了知识产权的绿色通道,想了解一下到目前为止,它帮助了多少家企业加快了知识产权的授权?另外关于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的建设情况,能否介绍一下它的进展。

  芮文彪:关于知识产权绿色通道,如何加快专利授权审查的相关情况,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介绍。

  一是发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作用。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面向浦东新区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提供专利快速审查服务,至2020年底,累计为860多家企业的2710件专利提供预审服务,已获授权937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近85%,并为10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服务,实现了发明专利的授权周期从3年缩短至3个月,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周期从1年缩短至1个月,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周期从半年缩短至1周。此外,本市正在加快筹建中国(上海)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力争于年内实现正式运行,形成覆盖全市和更多重点产业领域的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一站式”综合服务体系。

  二是优化专利优先审查推荐服务机制,我局将专利优先审查推荐办理实现由7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2020年,全年共办理专利优先审查推荐3392件,同比增长160%。享受优先审查服务的企业有2200家左右,其中有34家科创版拟上市企业。同时,支持2家企业共168件5G领域发明专利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集中审查程序,帮助各类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

  关于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建设,这是上海立足科创中心建设要求,加快国际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市委、市政府依托同济大学建立的知识产权国际学院。自2016年11月成立以来,学院以WIPO联合培养知识产权硕士项目、国家“一带一路”知识产权硕士项目为基础,完善专业化、国际化和交叉学科培养方案。2020年,学院特聘WIPO前任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博士为学院名誉院长。此外,学院还特聘了一批国际知名专家为兼职教授,深化与德国慕尼黑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等一流高校合作,与相应教席教授建立长期教学和科研合作关系。

  2020年9月,首届WIPO项目和“一带一路”项目学员顺利毕业。相关国际项目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178人,其中国际学生93人,来自38个国家,占比52%。有7位中国学员赴WIPO总部参与了为期6个月的实习。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支持国际学院的建设、创新机制,加快培养国际化、专业化、复合型知识产权实务人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