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2-05-11
字号:

  “十二五”时期是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时期,也是上海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依据《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十一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有力指导下,在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上海体育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体育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一)群众体育蓬勃发展

  全民健身组织网络进一步完善,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超过43.5%,社会体育指导员2.3万余人,达到每万人12人;中国上海国际大众体育节、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节、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及与世博同行、学校“阳光体育”等主题活动丰富多彩,以健身设施、团队组织、体质监测、健身指导、健身活动、信息咨询等六大要素积极倡导并推进科学、健康、文明的体育生活方式。形成了市、区(县)、街道(乡镇)、居(村)委会四级体育健身设施网络,建成社区健身苑点7741个、公共运动场316处764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33个,建成健身步道859条、469公里,新增社区体育设施面积37.8万平方米,全市80%的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向社区开放。

  (二)竞技体育硕果累累

  北京奥运会上海体育健儿奋勇争先,共夺得4.5枚金牌、3枚银牌、10枚铜牌;第11届全运会共获得41枚金牌、34枚银牌、465枚铜牌,总分2548.25分,金牌、奖牌、总分均在全国名列第五位;第16届亚运会102名上海运动员入选中国代表团,共获得53枚金牌,实现金牌、奖牌和入选人数的“三超”目标;5年共获得36个世界冠军,破(创)世界纪录的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尤其是刘翔在田径项目上,刘子歌、唐奕、朱倩蔚在游泳项目上,胡斌渊在射击项目上打破世界纪录,这些纪录含金量重、影响面广、社会反响大。姚明、刘翔、刘子歌、王励勤、吴敏霞、火亮等优秀运动员享誉海内外,为上海赢得了荣誉。

  (三)基本建设有效推进

  标志性、功能性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投资新建了现代化、综合性、多功能的东方体育中心及宝山、浦东三林等体育中心;改造了上海体育场、虹口足球场、徐汇游泳馆、上海游泳馆、崇明游泳馆等体育设施。

  (四)体育赛事丰富多彩

  北京奥运会上海足球赛区及女足世界杯成功举办,F1中国大奖赛、网球大师赛、国际田径钻石联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高尔夫球世界锦标赛、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已成为上海六大品牌赛事,同时环崇明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和国际自行车联盟女子公路世界杯赛等赛事正在扩大规模、提升级别。全市17个区县的“一区一品”赛事,已有60%初步形成规模和格局。5年来,全市共举办国际国内赛事463次,比“十五”时期增长30%。

  (五)体育产业成效显著

  健身休闲市场日益红火,经营性场所达到52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体育用品市场不断拓展,体育企业不断壮大,红双喜、乔山、申康等体育用品远销海内外,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声誉。成功举办2007年首届中国国际体育旅游博览会。体育中介咨询迅速发展,已有体育经纪公司100多家。体育彩票连续5年实现两位数增长,5年累计销售达53.1亿元,超过上海体育彩票历年总销售的50%。

  上海体育连续5年获得国家体育总局突出贡献奖,为我国体育事业作出了贡献,在国际体坛也有较大影响。体育已成为上海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鲜明标志,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上海城市形象的重要名片。

  “十一五”时期上海体育事业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创新,加大对体制、项目管理的调整和机制转换力度;得益于规划引导,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整体把握;得益于科教兴体,注重对人才的引进和科技投入。“十一五”时期上海体育的发展为“十二五”时期上海体育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上海体育事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体育发展现状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称的国际影响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和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任务依然艰巨,运动项目特别是基础大项和集体球类项目的成绩亟需重点突破,体育产业的市场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体育竞赛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体育法制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体育科技的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区域与城乡体育发展不平衡,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三大业务工作发展不协调;体育运动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体育人才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不甚理想,运动员招收、文化教育、安置保障等长远性、根本性问题尚未得到系统、全面解决。这些必须高度重视并努力解决。

  二、主要机遇

  “十二五”时期,上海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

  (一)我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指向

  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使我国体育历史性地站在了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努力推进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奋斗目标,这是上海体育制定规划、确定目标、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也是上海体育发挥作用、作出贡献的历史使命。清醒认识、准确把握体育强国的特征、任务、目标和要求,积极响应并为之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在体育强国的建设中作出上海率先、示范、排头兵的作用和业绩,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十二五”时期上海体育发展的重大机遇和发展定位。

  (二)上海世博会提供体育发展新环境

  上海世博会将“城市”和“生活质量”作为两个构成要素,反映当今世界城市人的需求和生活追求。上海世博会和第十四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的成功举办,掀起了提升城市生活质量和市民健身素养的强劲之风。体育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市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获得健康最积极的途径,是塑造美好城市生活的有效手段。“体育,让城市更精彩”,“体育,使生活更健康”。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体育发展提供了环境条件和广阔空间。

  (三)上海城市转型形成巨大发展空间

  上海城市的整体功能正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从本土型向区域型集聚,从国内最大城市向世界级城市迈进。体育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市场需求强、发展潜力大的特点,对相关产业具有很强的拉动、推动、转型、升级作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绿色产业、朝阳产业、新兴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重点扶植、加快发展的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市民对体育需求形成强大推动力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激发出强烈的体育热情,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体育需求成为“转方式、惠民生”的重要内容,这为体育热潮和体育消费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也为上海体育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三、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体育强市为目标,以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和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为基本任务,以构建并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为重点,以树立并推进为增强市民体质服务、为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服务、为上海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服务、为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服务、为从事体育的基层组织、单位和团队排忧解难服务、为上海教练员、运动员创佳绩、夺金牌、破纪录服务为宗旨,着眼长远、坚守诚信、创新转型、拼搏奉献,破解发展难题,改进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上海体育发展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为上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目标

  将体育发展融入上海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整体战略,提升与上海国际大都市地位相匹配、相一致的体育发展水平,以体育发展的新业绩增强上海城市的竞争力。加快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促进竞技体育均衡发展,全面增强竞技体育总体实力;强化体育产业创新能力,提高体育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赛事,提升上海城市形象;完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增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化体育体制改革,全面提升体育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水平,努力实现上海体育的新发展、新跨越,体育发展总体水平处于全国前列。力争到2015年,把上海基本建设成为全民健身体质增强、竞技体育成绩突出、体育产业发展迅速、重大赛事效益显著、体育文化氛围浓郁的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国际体育强市。

  四、发展任务指标

  根据本市“十二五”规划总体部署和国家建设体育强国的任务要求,结合上海未来五年体育发展环境和基础条件,确定“十二五”时期上海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发展的任务指标。

  (一)全民健身迈上新台阶

  认真贯彻执行《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构建并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场地便民化、组织网络化、活动系列化、健身科学化、资源信息化、服务均等化、体育生活化、体质优良化。重点推进“天天运动、人人健康”的“全民健身365”建设,以提高市民体质健康水平、提高市民健身参与程度、提高公共体育服务能力为三大目标;实现基层体育组织覆盖率达到90%、社区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达到95%、市民体质监测达标率达到95%、全民健身品牌活动覆盖率达到80%、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率达到85%、社会体育指导员占本市常住人口的比例达到15‰六大指标;推进全民健身设施、示范、信息、配送和培训五大工程。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6%,市民主要体质指标处于全国前列。

  (二)竞技体育创造新成绩

  着眼于国家和上海利益,以奥运会为最高目标、全运会为基本任务、奥运与非奥项目协调发展;着眼于发展代表国际大都市形象的运动强项,巩固优势项目,加强潜优项目,突破弱势项目;着眼于建设都市型竞技体育和精品战略,加强职业体育品牌建设,全面提升上海在国际体坛上的竞争力。重点发展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三小球,田径、游泳、水上运动三个基础大项,高尔夫、台球(含斯诺克)、棋牌三个特色项目;着力提升竞技体育的核心竞争力、竞技体育对城市的影响力、竞技体育拔尖人才的辐射力。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运动成绩对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贡献超越历届奥运会;在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上运动成绩超越上一届全运会;5年内获得世界冠军的人次超越“十一五”时期的人次。

  (三)体育产业实现新突破

  体育产业总量初具规模,结构逐步优化,布局日趋合理,地位明显上升,基本形成包括健身娱乐、运动休闲、竞赛表演、体育用品、体育彩票、体育服务贸易等体育市场和产业体系;打造若干富有特色的竞赛基地、体育科技园区、体育商贸园区、体育用品研发和生产基地、健身服务和运动休闲示范园区,以及职业体育运营、咨询评估和体育产业人才培训中心,初步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产业集群,拓展体育市场,拉动和扩大体育消费。优化整合体育资产运营管理,实现资产规模最大化,场馆资源集约化,赛事运作国际化,体育管理专业化。体育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全市体育彩票销售量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5年销售总量超过130亿元。

  (四)体育赛事提高新效益

  合理配置办赛资源,优化体育赛事结构,培育自主品牌赛事,培养赛事运作团队,提高赛事运作效益,全面提升上海体育赛事的国际影响力。精心培育F1中国大奖赛、网球大师赛、国际田径钻石联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高尔夫球世界锦标赛、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女子公路自行车世界杯赛等品位高、品牌精、品质好的重大国际赛事;积极申办与城市发展战略相协调的影响广、级别高、效益好的体育赛事。每年举办100场左右的国际、国内赛事,其中国际赛事占40%左右,充分显示上海城市的活力和魅力。各区县举办四年一届的综合性运动会,80%的区县形成高水平、高等级的“一区一品”赛事。精心组织并培育群众参与度高的系列赛事。加强裁判员队伍建设,国际级裁判员达到80人,国家级裁判员达到950人。

  (五)业余训练培育新人才

  贯彻“上项目、上规模、上水平、提高成才率”的业余训练工作方针,充分发挥业余体校的独特优势和主渠道作用。新增10个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青少年注册运动员达到1.5万名,向一线输送800名高素质的运动员;中心城区办训项目达到20个以上,郊区办训项目不少于15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市级以上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数明显增长,业余训练质量明显提高。全面推进“百千万建设工程”(培养100名教练员领军人才,建设1000名优秀后备人才苗子库,各级各类体校常年在训运动员达1万名),“校园足球活动”的学校发展到100所。完善体校、体教结合和社会力量办训项目布局,大力扶持学校办二线运动队和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

  (六)体育科教达到新水平

  将体育科技作为体育发展的先导和强大动力,体育科技对体育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在备战奥运会、全运会的关键领域、关键技术上组织和实施科技攻关,取得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2-3个学科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建设好国家级体育重点实验室,重点解决2-3个在国内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性难题;建立全国领先水平的运动训练康复中心、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和重点项目科技保障团队;杜绝兴奋剂违规事件的发生。形成学科配套、特色鲜明、结构完善的体育教育体系。青少年每周锻炼时间不少于7小时,每个学生掌握2项运动技能。

  (七)体育法制取得新进展

  不断加强体育法制建设,按照法定程序,搞好《上海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等法规规章的修订,加强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的地方立法调研,进一步提高规范性文件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建立健全体育市场监管体系;推进体育协会规范化、实体化建设进程。

  (八)体育设施提升新层次

  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保障市民基本体育需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市、区(县)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体育公共基础设施,街道(乡镇)、行政村公共体育健身场所逐步达到“一村一场(灯光球场)”、“一镇一池(游泳池)”、“一街一中心(含健身指导、健身设施、体质监测、团队组织于一体的文体中心)”的目标,积极推进百姓足球场、百姓游泳池、百姓健身房等公共体育设施惠民工程建设。在全市大型公园、绿地,建设具有一定标准的符合市民健身需求的300条健身步道。建成奉贤、松江、宝山、崇明、浦东5个具有运动休闲功能的体育公园。规划建设上海棋牌运动中心、崇明国家级训练基地、上海体育博物馆、临港帆船帆板训练基地等体育设施项目;研究建立上海体育公共服务中心、上海体育产业综合服务中心;探索并推进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开放、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延长开放时间、公共体育设施对学生优惠开放等机制,提升公共体育场馆的开放度和利用率。

  (九)体育人才建设新高地

  大力实施“人才强体”战略,创新体育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抓好体育行政管理、全民健身服务、竞技体育人才、体育产业经营、体育专业技术、体育对外交流等体育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体育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培养和引进150名高素质、高学历、高水平的人才,造就一批高端、领军人才队伍。构建人才管理、服务、保障体系,强化各项激励和约束机制,为体育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表:“十二五”时期上海体育发展的主要指标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属性  2015年 
全民健身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  预期性  46左右 
社会体育指导员占本市常住人口比例  ‰  约束性  ≥1.5 
市民体质监测达标率  预期性  ≥95 
社区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  约束性  ≥95 
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率  约束性  ≥85 
竞技体育  2012年伦敦奥运会金牌奖牌贡献率  预期性  超越历届 
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运动成绩  金牌、奖牌、总分  预期性  超越上届 
获得世界冠军  人次  预期性  超越“十一五”时期 
体育产业  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  预期性  高于GDP增长率 
10  体育彩票年度销售增幅  预期性  ≥20 
体育竞赛  11  每年承办国际及全国体育竞赛数  项次  约束性  100左右 
12  区县“一区一品”赛事比例  预期性  ≥80 
业余训练  13  新建国家级后备人才基地  个  预期性  ≥10 
14  注册青少年运动员数  人  预期性  ≥15000 
15  优秀后备人才苗子  个  约束性  ≥1000 
16  各级各类体校常年在训运动员数  个  约束性  ≥10000 
体育保障  17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平方米  预期性  2.6左右 
18  全国领先水平的学科数  个  约束性  ≥2 
19  制定、修订体育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部  约束性  ≥2 
20  建设体育休闲主题公园  个  预期性  ≥5 
21  培养、引进高素质、高学历、高水平人才数  个  预期性  150左右 

  五、重要举措

  (一)深入贯彻全民健身计划

  1.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

  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实施公共体育设施惠民“实事工程”,丰富设施种类,充实设施数量。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因地制宜地综合设置和管理使用公共体育设施。提升社区文体活动中心的体育健身功能和作用,社区公共运动场基本实现全覆盖。实施学校体育场地“分隔工程”,促进其向社区开放。整合社会资源,促进社区、村镇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和管理均质化。根据新城、新市镇、新社区建设规划,完善基层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布局。开展新一轮健身苑点改造工程,加强对健身苑点、社区公共运动场等的长效管理。建设青浦体育馆、崇明体育中心、奉贤体育中心、松江洞泾体育中心、嘉定全民健身中心以及浦东金桥、外高桥、张江、周浦等地区体育中心,完善长宁延安体育中心,迁建闸北、浦东川沙体育中心,改造杨浦体育场,规划并积极推进郊区新城体育设施建设,加大大型居住区体育设施配套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力度。

  2.加强基层体育团队组织和结构

  建立推行社区体育社工服务制度,负责指导、协调社区体育组织、活动及设施管理等,增强基层体育管理力量。建立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协会,壮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组织,社区健身团队达到1.5万支,增强其生命力。探索建立街道(镇)体育协会,加强社区体育组织规范管理,建立登记和评审制度。

  3.提升科学健身指导能力和水平

  健全市、区(县)、街道(镇)三级科学健身指导网络,市民健身技能培训基地实现区(县)全覆盖,发挥其科学健身引领作用。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上岗、考核及岗位津贴制度,提高一线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率,形成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健全17个区(县)级市民体质监测指导中心,探索建立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结合的市民体质监测指导站。开展中长期市民体质纵向监测工作,定期公布市民体质和全民健身活动现状调查结果,促进科学化健身和个性化健身。

  4.推进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和比赛

  坚持继承创新,传承传统体育文化精华,改编、创编、普及新颖健身方法,提高体育活动的群众参与度。举办首届上海市民运动会,办好中国上海国际大众体育节,搭建国内外大众体育交流、展示平台,不断提升其品牌效应。推进以企业组队、企业交流、企业办赛为模式的职工体育大联赛,培育“一企一操”、“一企一队”、“一企一会”、“一企一赛”的企业体育活动品牌。依托学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深入开展每天锻炼1小时、人人学会游泳、校园足球等活动,大力推进阳光体育大联赛,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打造“一街(镇)一特色”,使其成为社区市民业余文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更多市民加入体育锻炼行列。积极开展社区体育比赛和活动,推广“体育生活化”。推进体育与养生、医疗、保健、康复的融合,提高市民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精心组织全民健身节、全民健身日等重大活动,积极组队参加全国体育大会等重大比赛。扎实推进职工体育锻炼制度,老年人、残障人体育进一步发展。

  5.建立体育服务信息系统和网络

  体育主管部门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媒介综合性信息服务互动平台,方便市民获得体育服务信息,为市民健身提供各类便捷服务。完善社区体育配送制度,推进体育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等服务,开展体质健康教育,增强市民健身素养,帮助市民掌握健身技能。定期公布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指数。

  6.推广社区全民健身示范和经验

  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工作改革发展试点,建立试验区、示范区,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大力推进“体育生活化示范社区”建设。收集、总结、提炼上海原创的、有特色的健身项目和健身方法,形成品牌,向国内国际推广。

  (二)大力实施奥运攻坚战略

  1.调整优化运动项目布局

  以在奥运会、全运会和国际大赛上争创优异成绩为目标,进一步强化重点项目布局。以社会影响广、群众基础强、市场效益好、市民关注度高、赛事关联度大、能彰显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运动项目为重点,发展与上海国际大都市地位相适应、相一致的竞技体育项目,并以此作为强项,实行政策倾斜、人财物聚焦,力争在国际体坛上有所作为,展现和谐向上的上海城市精神。夯实田径、游泳、水上三个基础大项,提升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集体项目运动水平,巩固体操、乒乓、射击、现代五项、击剑、武术、马术、自行车、网球等优势项目,发展羽毛球、棒球、女子曲棍球、拳击、摔跤、女子手球等潜优势项目,组建并增强女子水球、高尔夫球、女子拳击、橄榄球等奥运新增项目的竞争实力。鼓励和指导有条件、有能力的区(县)、高校、企业承办运动项目以及承担国家队、市队的训练任务。加快职业体育发展,着力培育和打造代表上海国际大都市形象的职业俱乐部和体坛巨星,努力提高足球等项目运动成绩,进入亚洲先进行列。

  2.提高竞技体育管理水平

  深入研究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运动项目的制胜规律、备战训练的参赛规律、运动队伍的管理规律,切实提高竞技体育的管理水平和效益。建立符合竞技体育规律的管理体系,实行运动项目中心承担任务的目标责任制,形成层次分明、职责清晰、任务明确、措施完善、奖罚严明、运转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各运动项目建立符合本项目发展实际的既有管理专家和专业领军人物,又有科技人才和医护人员参与的复合型管理团队,创新团队运行体制与机制;加强训练监控,引进国际先进的评价体系,完善评估指标和评估办法,使运动队管理向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转变。支持和鼓励区(县)、高校、企业发展符合自身条件和特点的运动项目或承担市一线运动队训练任务,形成多种形式、多方优势、多元合作的发展格局。研究探索符合国情和市情的职业体育运作机制,形成政府主导、产权清晰、管理规范、运转高效、成绩突出的发展模式。全面推进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管理和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对各运动项目的阶段评估和各类人员的绩效考核。

  3.切实加强教练队伍建设

  采取多种手段提升教练员综合素质和执教水平,重点培养有事业心、有潜力的中青年教练;加快重点项目、基础项目教练员培养和引进的步伐,建立教练员梯队建设的长效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教练员管理、激励的办法和制度。总结和推广优秀教练员先进的训练理念和经验,提高教练员的理论素养和执教能力。建立学术交流、国际体育信息平台,提高教练队伍业务素质。各项目建立科学、合理的教练员选聘和管理办法,组成以教练员为核心,领队、科研、医务等人员参加的复合型团队,建立健全责、权、利统一,进出有序、科学合理的优秀运动队管理体系。

  4.改善运动训练设施条件

  依据运动项目布局调整和建设国家级训练基地的要求,规划建设现代化、专业化、科学化程度较高的具有国际水准的国家级训练基地,形成东方绿舟训练基地、新国家级训练基地及其他训练单位的“2+X”训练格局;加强市体育运动学校、市第二体育运动学校及其他体校的规范化、规模化、效能化建设,形成“2+X”的优秀后备人才培养格局;提升上海体育职业学院办学水平,加强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和运动员职业技能培训;调整改善足球、高尔夫球等项目的训练条件。建立健全优秀运动队经费投入效益评估体系,制定投入效益评估指标,完善经费投入及使用办法。加大激励和奖励力度,为重点项目、尖子队员创佳绩提供优质的保障。

  (三)协调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1.大力发展体育休闲运动

  体育休闲具有前沿、体验和时尚特征,积极规划布局航空运动、汽车运动、冰雪运动、马术运动、极限运动以及网球、游艇、露营等新兴、时尚体育项目,形成规模的休闲运动集聚区,提供高水平的休闲、时尚体育服务。鼓励和引导市民体育消费,扶持和发展社会力量兴办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积极推进“生态崇明、绿色运动”自行车主题公园等项目、奉贤郊野体育休闲公园、宝山顾村时尚体育主题公园、马术赛事中心、临港新城体育休闲基地、长兴生态健身公园、东方体育中心滨江体育休闲区、嘉定汽车运动区、长风船艇运动区、苏州河体育休闲带、青浦淀山湖体育休闲带、黄浦江滨江运动休闲带、新江湾城极限运动示范区、松江汽车运动休闲基地、枫泾体育公园、佘山市民登高基地和房车露营基地等体育休闲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业,重点开发集运动休闲、竞赛表演为一体的体育旅游线路和产品,积极培育品牌赛事观赛旅游和体育休闲主题旅游,将上海打造成全国著名的体育休闲旅游目的地。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坚持保证公益性,合理发展市场性,适度扩展关联性,创新运营模式,提高场馆利用率。

  2.积极促进体育服务贸易

  利用上海的独特区位和建设国际贸易中心优势,吸引更多的国际体育组织和世界著名的体育用品企业、体育中介企业、体育健身娱乐集团和体育管理运行集团将其全球或区域运营中心、研发中心、销售中心落户上海。培育一批体育产业的高知名度商标、出口品牌和产品,造就一批具有较好品牌形象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体育服务企业集团,逐步确立上海作为国内国际体育服务贸易中心的地位,发挥体育总部经济的拉动和辐射功能,增强上海体育总部经济的吸引力和聚集效应。规划建设并形成复合型体育休闲商业园区、体育商贸与运动休闲园区等一批面向全国与国际市场的体育商贸区域。鼓励各类运动项目,特别是上海的优势项目和传统项目走向国际舞台。大力推进对外体育服务贸易,以体育劳务、赛事组织、场馆建设、信息咨询、技术培训等为重点,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提升上海体育服务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3.精心打造体育创意高地

  新兴的网络和数字技术已经根本改变了大众的体育生活方式,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借助上海区位优势、技术优势和体育资源优势,大力推动现代科技与体育的融合,努力打造以活动策划、工艺设计、体育出版、体育影视、体育动漫、网络传媒、电子竞技和体育文化演出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精品项目和知名品牌,争取上海体育文化创意的世界话语权。形成产学研一体的体育创新机制,组织实施重大体育科技创新项目,扶持一批能够成为研发投入主体、技术创新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主体的体育创意骨干企业。

  4.着力推进体育金融服务

  拓宽体育产业发展资金来源渠道,各级政府可以通过安排引导、补助资金等方式,对符合国家和本市重点发展方向的体育产品、服务项目和企业给予适当扶持。发挥上海金融优势,拓展体育金融服务。充分挖掘资源,提升体育彩票的体育、科技含量,开发适应上海大都市特点的体育彩票新彩种、新渠道。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具有发展前景、信用良好的体育企业和重大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体育金融服务创新力度,大力开展体育赛事、体育设施与场馆的融资租赁、经营性租赁、抵押贷款等融资服务;开发与体育相关的保险、信托等金融创新产品;扶持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符合条件的体育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通过股票上市、企业债券等方式筹措资金;支持体育相关企业、金融机构等共同组建体育产业基金,加强市场化运作,强化基金使用监管,充分发挥体育类基金的作用,为体育产业服务。积极推进金融机构和体育企业开展多种方式的业务合作,探索开发适合体育消费需求的金融产品,增强银行卡的体育消费服务功能。

  (四)努力提高赛事品牌效益

  1.加强赛事规划指导

  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从上海发展战略的高度,对赛事的引进、举办、运行等进行决策规划,从有利于城市形象提升和增强城市竞争力的标准选择、平衡赛事,注重赛事的可持续发展。积极申办游泳、冰上等项目的国际体育赛事。深入挖掘上海城市体育文化元素,创办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度高的赛事,形成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田径、游泳、水上、棋牌等项目的联赛、擂台赛、挑战赛等完整的丰富多样的赛事系列和强烈的氛围。建立重大体育赛事的统计与评估制度,全面提升赛事的城市影响力、社会推动力、市民欣赏力、观众上座率,保障赛事的生命力。

  2.规范赛事管理服务

  规范竞赛计划和审批管理,创新赛事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政府、社会、市场三者在赛事举办中的角色定位,在市政府各部门、各行业之间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加大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激励措施力度,促进体育竞赛社会化,调动区(县)和社会力量办赛的积极性,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自主、形式多样的竞赛体系。探索体育赛事投融资机制。

  3.提升赛事运作效益

  运用专业策划、专业操作、专业营销和专业服务的方式和手段,进一步提升办赛质量,形成“规模大、级别高、影响广、效益好”的凸显上海形象的品牌赛事,对部分前期投入较大、社会效益较明显的赛事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积极引入高品质的国外专业公司与机构落户上海,培育本市高水平的专业赛事运作公司。大力培育赛事管理人才、职业经理和经纪人,扶植赛事运营服务机构,提高赛事运作专业化水平,发展赛事经济;探索和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城市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赛事运作及场馆运营效益;进一步协调与媒体的合作,探索和推动体育赛事无形资产开发。

  4.加强行业作风建设

  狠抓赛风赛纪,净化赛场风气。不断完善竞赛规程和规则,健全体育赛事的仲裁制度和赛风赛纪的监督、检查和处置机制。加大反兴奋剂工作的力度,建立行之有效的分层负责制,抓好“教育、自律、制度、监督、惩处”五个环节工作,完善防止兴奋剂误服误用的措施。加强对裁判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裁判员专业水平,完善裁判员管理、培训、考核、选派、奖惩等制度,严肃查处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执法不公、操纵比赛等行为,努力维护体育竞赛的公平、公正。

  (五)加快培养后备人才队伍

  1.加强各级体校建设

  巩固和发展以优秀运动队为主体、各级各类体校为骨干、中小学校和高校为依托、社会力量办训单位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的后备人才培养的格局。高度重视一、二、三线队伍建设,形成梯队结构,实行动态管理。构建以社会力量参与后备人才培养的多元办训的格局,鼓励社会兴办竞技体育学校或俱乐部。扩大市级体校规模,提高成才率,成为后备人才培养的“龙头”和“蓄水库”。定期对教练员开展培训,并建立上岗制度;建立高一级教练员对下一级教练员的辅导培训机制,市级优秀运动队教练到区县业余体校开展授教工作。市、区(县)体校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逐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并实施区(县)业余体校规范化建设及评估制度,鼓励区域间合作培养后备人才,支持各级各类场馆利用设施条件开展业余训练。

  2.完善运动竞赛体系

  发挥市运会等全市赛事的杠杆作用,与全运会、全国体育大会接轨,引导区(县)调整项目布局,促进区(县)竞技体育与奥运、全运战略紧密结合。把高校和单项体育协会比赛纳入全市人才培养、选拔和竞赛体系,对重点项目在市运会设项上给予倾斜。建立符合青少年成才规律的分层次、分年龄、分等级的青少年竞赛制度。体育、教育部门定期联合举办综合性及专项性青少年运动会,发现、选拔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3.积极推进体教结合

  坚持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人才共育、特色共建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体育、教育部门各自优势,搞好分工合作,整合社会资源,使文化教育、学校体育和业余训练有机结合。优化全市青少年训练项目布局,规范人才输送制度,拓宽和提升体教结合渠道和层次。体育、教育部门共同培养道德修养高、文化素质高、运动水平高的运动员。市、区(县)体校纳入九年制义务教育序列,文化课教育纳入教育部门管理;学生运动员实行文化课成绩和体育专项成绩综合评价录取,并享受升学加分等政策。各级各类学校在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择校、转学、训练等方面予以支持和保障;体育部门在运动训练、竞赛组织、激励政策等方面予以支持和保障。推进大中小学“一条龙”课余体育训练体系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高校承办高水平运动队,建立高水平后备人才的运行和激励机制,完善竞技体育人才梯队建设。各区(县)增加对体教结合专项经费的投入,实现学校体育课余训练的全覆盖。加大青少年体育锻炼评价和监管力度,全面提升学生体质和体育锻炼达标率,发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00个。

  (六)着力提高科技教育水平

  1.完善体育科研网络

  加强国民体质研究和训练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等研究和运用的体育科研体系,组建跨单位、跨学科联合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多元协作网络,建立3-5个重点科研协作基地。加强运动项目规律和科学健身指导研究,不断提高体育科研开发、推广和应用能力。承担国家和市重点科研攻关课题,建好国家级和市级体育科研重点实验室。加强重点学科建设,2-3个学科或专业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2.强化科技支撑作用

  制定市体育科技发展计划,出台促进体育科技发展的激励政策。聚焦竞技体育、全民健身、体育产业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组织协作攻关,加大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科技成果的力度,发挥体育科研对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支撑作用。扶持一批具有资质的高等院校和民间教育机构开发体育科技攻关项目,打造体育科技含量大、附加值高的体育产品和体育科技合作平台,逐步形成国际化的体育培训和体育科技研发中心。加强对体育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提升体育社会科学和决策咨询研究水平。创办上海国际体育论坛,并发展成为有知名度的品牌论坛,提升上海体育的影响力。

  3.提升体育教育层次

  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举办各类专业的体育运动学校。高等体育院校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支持上海体育学院建设国际一流的体育大学;支持体育职业学院建设训练教学设备齐全、专业建设水平领先、职业教育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的职业社会体育指导人才。中小学校保证学生“三课两操两活动”,严格执行每天锻炼一小时,严格执行国家体育课程标准,严格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严格执行学生掌握两项体育锻炼的技能;在此基础上,做到每个学生至少喜爱一项体育项目、每班至少组织一个体育活动小组、每校至少组织一支代表学校水平的运动队、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学生观看体育赛事、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校运动会,让学生养成终生体育的习惯。确保运动员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完善退役运动员免试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各项政策。办好中国乒乓球学院,创办一批高水平、国际化、有知名度的足球、篮球、高尔夫球、网球等体育学校。

  (七)积极推进体育法治步伐

  1.加大体育立法力度

  按照法定程序,根据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搞好《上海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上海市体育竞赛管理办法》、《上海体育场所管理办法》的修订,调研起草《上海市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条例》、《上海市体育产业促进条例》、《上海市高危性体育项目管理办法》等法规及规章,建立体育纠纷解决机制,促进体育协会规章制度的完善。

  2.加快依法治体进程

  建立健全体育部门依法行政的制度体系,推进体育政务公开和体育服务信息向社会开放。完善科学、民主和依法决策机制,加强决策环节的制度化建设,建立体育绩效评估制度和行政问责制度。切实加强对各类职业体育俱乐部、各单项协会体育经营性场所的指导、监督、管理和服务。发挥各类法律服务方式的作用,探索建立专门化的体育法律服务机构,健全权益救济制度,积极推进国际体育仲裁院上海听证中心的建立及运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3.加强体育市场监管

  设立并加强体育产业指导机构,协调推进全市体育产业发展。明确体育市场主体的权利义务,规范体育市场主体行为,促进体育市场规范发展。完善体育市场综合执法和监管信息平台,加强体育经营活动的安全监管,规范高危险性体育项目、体育竞赛等行政审批,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推行体育服务质量认证、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制度。

  4.培育体育社团发展

  积极引导体育社团健康发展,加大对体育社团发展的支持力度,完善鼓励体育社团参与体育发展的政策。大力发展公益性体育社团,支持发展符合条件的行业性体育社团,引导发展学术性体育社团。加强枢纽性体育组织的建设,推进体育社团实体化进程,规范各类社团健康有序发展。

  (八)切实打造人才强体高地

  1.健全体育人才管理制度

  构建体育人才管理、服务、保障体系,强化各项激励和约束机制,为体育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深化体育系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聘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为重点,健全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竞争择优、能上能下、严格监督、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2.加强体育领军人才培养

  进一步提高体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为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和智力储备。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勤政廉洁、奋发有为、能够推动体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一支素质高、职业化、专业化的全民健身服务和管理人才队伍,一支技艺精湛、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竞技体育人才队伍,一支熟悉市场、具有先进管理水平的优秀体育经济人才队伍,一支掌握现代高新技术、善于运用科技手段推动体育发展的体育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一支数量充足、年龄结构合理、熟练运用外语的体育外事人才队伍。加强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体育人才教育培训制度,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发展的有效机制。把上海体育学院、上海体育职业学院等高校建成高水平体育人才培训基地。推行体育名人工作室制度。

  3.完善运动队伍保障机制

  进一步完善与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将运动员保障工作的重心从物质激励、福利保障等基础层面向人力资源的深层次开发转变,向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职业技能水平、社会竞争能力转变。确立对运动员“夺标育人”的发展理念,完善并实施运动员职业发展规划,探索育人新模式。促进运动员在训期间的全面发展,加大对运动员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就业指导、自主择业、创业扶持、医疗保障、伤残保险等工作力度。

  (九)高度重视体育文化建设

  1.挖掘体育文化内涵

  积极传播先进的体育文化,让体育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城市精神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挖掘、整理、保护和利用上海海派体育文化特性,不断提升并传播上海体育文化的影响力,不断丰富上海城市精神的内涵。支持开展体育美术、体育雕塑、体育集邮、体育收藏、体育影视、体育文学创作等体育文化活动。

  2.推进体育文博工程

  重视体育文化的传承、展示,加强体育文物史料征集、研究和保护,建好上海体育博物馆及嘉定武科博物馆,中国武术、乒乓球博物馆;完成《上海体育志》的续修工作,做好《上海体育年鉴》的编辑出版。

  3.加强体育新闻宣传

  进一步发挥媒体与宣传的积极作用,为体育改革与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媒体服务力度,合作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传媒机构,支持国际体育主流媒体传播上海体育,形成多方位、多形式的宣传合力,提升上海体育的国际影响力。

  4.扩大体育对外交流

  进一步加强外事宏观管理,提升上海体育对外交往的层次和水平,优化上海体育对外开放的环境,不断开拓对外体育交流合作渠道。充分利用友城、国际体育赛事、体育法制、境外训练、康复以及体育科研等资源,密切与国际体育组织、友好城市、港澳台地区的合作交流关系,为上海走向世界做出应有的贡献。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推进创新,促进落实

  1.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把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要继续加大政府对体育事业的投入力度,确保体育事业经费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步增加。进一步完善支持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发展的财政、金融、税收、土地、能源等方面的政策。建立健全体育工作领导协调机制,设立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发展联席会议或领导机构,协调解决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进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发展。建立并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育产业指导服务机构和决策咨询、绩效评估机制,推进公共体育服务和体育产业跨越式发展。

  2.强化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

  各级政府要将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工作考核范围,以“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均等化、公益性”为基本原则,深入研究、科学规划、认真落实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的范围、标准、资源配置、供给模式及绩效评价等要素,增强公共财政保障能力,扩大公共体育服务的覆盖面,提升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推进城乡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积极开展体育强区(县)的争优创先活动,建立体育强区(县)的评选标准,量化、细化体育强区(县)测评体系,推动全市体育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完善新城体育发展的新格局,推进新城体育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发展。

  3.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步伐

  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政府统筹、社会协同、市场支持和市民参与的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政府保障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政府支持的竞技体育“举市体制”以及政府鼓励和引导的体育产业发展机制,建立体育改革创新的试验区、示范区和专项园区或基地,总结推广经验,不断增强体育发展的生机与活力。积极推进体育事业单位改革。不断完善市与区(县)、企业合作联办运动项目,逐步实现“一区一队”的格局,提升运动项目整体水平和发展潜力。创新目标责任和考核机制;创新体教结合机制;创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区(县)体育考核、创强、评优机制。努力推进长三角体育合作交流进程,发挥上海城市集聚、辐射功能,筹备成立长三角体育协会或联盟,促进长三角体育发展。利用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机遇,支持浦东新区在赛事运作、产业政策、国资运营、公共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育发展环境。创新体育非经营性国资管理运营模式,推进非经营性国资与经营性国资分离,非经营性国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积极组建专司投资、经营、管理体育资产的专业平台,引导各类资本参与体育赛事举办,推进体育产业发展。

  4.做好体育统计及标准化工作

  要进一步组织和完善体育事业统计工作,推进体育事业统计信息化进程;建立体育场馆、体育产业统计制度和信息发布制度。进一步加强对体校、职业俱乐部、体育经营实体、单项运动协会等有关规范标准的研制和检查,推进体育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进程。

  5.推进体育信息服务建设进程

  要进一步整合体育信息资源,拓展采集渠道,提升信息服务,加强体育便民、利民、惠民服务系统建设。在杨浦、浦东、徐汇等区的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构建全市体育资源网络信息平台,实现体育信息资源共享。推进体育行政管理和体育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加强全民健身信息服务系统、体育赛事信息管理系统、体育场馆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

  (二)加强体育队伍思想作风建设

  1.发挥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优势

  要进一步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体育精神、职业道德操守等内容为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广大体育工作者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奉献的思想品质。积极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新方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深入开展职业教育和励志教育,努力把运动队培养成为理想信念坚定、作风顽强过硬、体育道德高尚、竞技水平高超、文化素质良好、严格遵守纪律的优秀群体。

  2.营造团结鼓劲发展的良好氛围

  要以理想信念、远大目标和事业发展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开展树典型、学先进、争一流等主题活动,加强典型培育和宣传,坚持以身边优秀人物和感人的事迹鼓舞人、激励人、教育人。开展凝聚力工程,着力解决基层一线干部职工实际困难和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为上海体育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3.加强体育管理者队伍作风建设

  各级领导干部要勇于担当、奋发敬业、反腐倡廉,自觉破除陈旧观念的束缚,以切实有效的措施办法破解工作难题,突破发展瓶颈。积极进行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建立领导干部和机关下基层调研和解决问题的制度,完善干部考核、奖惩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制度,为上海体育强市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三)搞好规划实施与管理

  各级政府、各级体育部门及相关单位要按照本规划明确的目标和任务,细化并制订发展规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推进规划的实施。要结合年度体育工作,逐年逐项分解目标和任务,明确进度、责任和要求,并对规划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要组织力量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分析检查规划实施效果,必要时对规划目标进行适当调整,保障和推进本规划的顺利实施。本规划落实执行情况向社会公布,实行表彰奖励和劝诫问责制度。

分享: